说书吧 > 历史军事 > 百花齐放的年代 > §§5 墨家巨子墨子

§§5 墨家巨子墨子

推荐阅读: 情欲超市   幕后神之手   武侠世界小龙套   怪物说谁  

    墨子约在公元前468年~前376年名翟(di)鲁人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c教育家c科学家c军事家c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天命者墨子

    墨子主要思想内容有兼爱c非攻c尚贤c尚同c节用c节葬c非乐c天志c明鬼c非命等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c尚贤为支点墨子在先秦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c物理学c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墨子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涉及到力学c光学c声学等分支给出了不少物理学概念的定义并有不少重大的发现总结出了一些重要的物理学定理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

    墨子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公输班(俗称鲁班)相比他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墨子曾做过宋国大夫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墨子曾经从师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大禹学习《诗》c《书》c《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來逐渐对儒家繁琐礼乐感到厌烦最终舍掉了儒学形成自己的墨家学派墨家是一个宣扬仁政的学派在代表新型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和儒家相对立的最大的一个学派并列“显学”

    墨子一生的活动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广收弟子积极宣传自己的学说二是不遗余力的反对兼并战争

    墨家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和严密纪律的团体最高领袖被称为“巨子”墨家的成员都称为“墨者”必须服从巨子的指导听从指挥可以“赴汤蹈火死不旋踵”意思是说至死也不旋转脚跟后退

    为宣传自己的主张墨子广收门徒一般的亲信弟子达到数百人之多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墨子的行迹很广东到齐c鲁北到郑c卫南到楚c越

    完整的思想体系

    墨子的学说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兼爱非攻

    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与儒家的别爱(“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相反墨子要求君臣c父子c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c富侮贫c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同时墨子也看到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弊病就是战争因此从兼爱的思想中引申出了非攻兼爱非攻是墨子最著名的思想

    天志明鬼

    宣扬天志鬼神是墨子思想的一大特点墨子认为天之有志――兼爱天下之百姓因“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天之爱民之厚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墨子不仅坚信鬼神其有而且尤其认为它们对于人间君主或贵族会赏善罚暴墨子宗教哲学中的天赋人权与制约君主的思想是墨子哲学中的一大亮点

    尚同尚贤

    尚同是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实行义政尚贤则包括选举贤者为官吏选举贤者为天子国君墨子认为国君必须选举国中贤者而百姓理应在公共行政上对国君有所服从墨子要求上面了解下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墨子要求君上能尚贤使能即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墨子把尚贤看得很重以为是政事之本他特别反对君主用骨肉之亲对于贤者则不拘出身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

    节用节葬

    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c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久丧厚葬无益于社会认为君主c贵族都应象古代三代圣王一样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墨子要求墨者在这方面也能身体力行

    非乐

    墨子极其反对音乐甚至有一次出行时听说车是在向朝歌方向走立马掉头他认为音乐虽然动听但是会影响农民耕种妇女纺织大臣处理政务上不合圣王行事的原则下不合人民的利益所以反对音乐

    非命

    墨子反对儒家所说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认为这种说法“繁饰有命以叫众愚朴之人”墨子看到这种思想对人的创造力的消磨与损伤所以提出非命

    统治思想

    墨子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在认识论方面他以“耳目之实”的直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來源他认为判断事物的有与无不能凭个人的臆想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为依据墨子从这一朴素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提出了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即三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把“事”c“实”c“利”综合起來以间接经验c直接经验和社会效果为准绳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成见在名实关系上他提出“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的命題主张以实正名名副其实墨子强调感觉经验的真实性的认识论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他曾以有人“尝见鬼神之物闻鬼神之声”为理由得出“鬼神之有”的结论但墨子并沒有忽视理性认识的作用墨家学派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逻辑思想体系

    一种观点认为墨子世界观中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一方面他强调“非命”c“尚力”认为决定人们不同遭遇的不是“命”而是“力”另一方面墨子又肯定“天志”和“鬼”的作用他把“天”说成是有意志的人格神宣扬“顺天意者”“必得赏”;“反天意者”“必得罚”他认为“兼相爱交相利”就是“顺天意”“别相恶交相贼”就是“反天意”但另一种观点认为“非命”与“天志”体现了墨子“天人之辩”强烈的思维张力在墨子宗教哲学里天志兼爱而不不制天命天道酬勤天喜欢自强不息的人

    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爱”c“非攻”c“尚贤”c“尚同”c“节用”c“节葬”c“非乐”等主张“兼以易别”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体行动纲领他认为只要大家“兼相爱交相利”社会上就沒有强凌弱c贵傲贱c智诈愚和各国之间互相攻伐的现象了他对统治者发动战争带來的祸害以及平常礼俗上的奢侈逸乐都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在用人原则上墨子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他还主张从天子c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來充当;而人民与天子国君则都要服从天志发扬兼爱实行义政否则就是非法的这就是墨子广为人知的主张“非攻兼爱”

    逻辑思想

    墨子也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他比较自觉地c大量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c伦理思想他还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辩c类c故等逻辑概念并要求将辩作为一种专门知识來学习墨子的“辩”虽然统指辩论技术但却是建立在知类(事物之类)明故(根据c理由)基础上的因而属于逻辑类推或论证的范畴墨子所说的“三表”既是言谈的思想标准也包含有推理论证的因素墨子还善于运用类推的方法揭露论敌的自相矛盾由于墨子的倡导和启蒙墨家养成了重逻辑的传统并由后期墨家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古代逻辑学的体系

    主要著作

    关于墨子的著作有《墨子》一书这本书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记录

    《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c《经下》c《经说上》c《经说下》c《大取》c《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在逻辑史上被称为后期墨家逻辑或墨辩逻辑(古代世界三大逻辑体系之一另两个为古希腊的逻辑体系和佛教中的因明学)其中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特别是天文学c几何光学和静力学

    墨子及墨家学派的著作汇编在西汉时刘向整理成七十一篇但六朝以后逐渐流失现在所传的《道藏》本共五十三篇原來都写墨翟著但其中也有墨子弟子以及后期墨家的著述资料这是现在研究墨家学派的主要史籍按内容《墨子》一书可分五组:从《亲士》到《三辩》七篇为墨子早期著作其中前三篇掺杂有儒家的理论应当是墨子早年习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的痕迹;后四篇主要是尚贤c尚同c天志c节用c非乐等理论从《尚贤上》到《非儒下》二十四篇为一组系统地反映出墨子“兼爱”c“非攻”c“尚贤”c“尚同”c“节用”c“节葬”c“非乐”c“天志”c“明鬼”c“非命”十大命題是《墨子》一书的主体部分《经》上c下《经说》上c下及《大取》c《小取》六篇专说名辩和物理c光学等内容前人因其称经定为墨翟自著实际是后期墨家作品这是研究墨家逻辑思想和科学技术成就的珍贵资料《耕柱》至《公输》五篇是墨子言行记录体例与《论语》相近是墨子弟子们辑录的也是研究墨子事迹的第一手资料《备城门》以下到末二十篇(含已佚九篇)专讲守城技巧与城防制度其制度与秦相近是战国时期秦国墨者所作这是研究墨家军事学术的重要资料

    《墨子》内容广博包括了政治c军事c哲学c伦理c逻辑c科技等方面是研究墨子及其后学的重要史料西晋鲁胜c乐壹都为《墨子》一书作过注释可惜已经散失现在的通行本有孙诒让的《墨子闲诂》以及《诸子集成》所收录的版本

    自秦以后墨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散见于各种典籍之中如见于《新序》c《尸子》c《晏子春秋》c《韩非子》c《吕氏春秋》c《淮南子》c《列子》c《战国策》c《诸宫旧事》c《神仙传》等等西汉刘向的《汉书?艺文志》将散见各篇著录成《墨子》共七十一篇经历代亡佚到宋时只存六十篇目前只存五十三篇已亡佚十八篇其中已亡佚的有:《节用》下篇《节葬》上c中篇《明鬼》上中篇《非乐》中c下篇《非儒》上篇除此八篇外另十篇连篇目皆亡佚在这十篇中只有《诗正义》曾提到过《备卫》此篇目其余无可考

    《墨子》一书既非一人所作又非一时所成一般认为《墨子》是由墨子自著及其门徒记述墨子言论的书篇而写定的一家之言

    按梁启超的分类《墨子》一书内容可以分为五大类

    第一类:《亲士》c《修身》c《所染》c《法仪》c《七患》c《辞过》c《三辩》共七篇

    这一类杂有名家之言混有杂家之说比如《亲士》篇中的“者必先挫错者必先靡”c“甘井先竭招木先伐”c“太盛难守”等皆出于道家之语“修身”一词为儒家之言《所染》中的“染苍则苍染黄则黄”疑是出于名家之性说“法仪”一词疑是法家之言纯出伪托而后四篇是墨家记墨学的概要有可能是墨学的提纲挈领

    第二类:《尚贤》上中下篇c《尚同》上中下篇c《兼爱》上中下篇c《非攻》上中下篇c《节用》上中篇c《节葬》下篇c《天志》上中下篇c《明鬼》下篇c《非乐》上篇c《非命》上中下篇c《非儒》下篇共二十四篇这一类是代表墨家的主要政治思想除了《非攻》上篇c《非儒》下篇之外c各篇皆有“子墨子曰”四字认为是墨子门弟所记的墨子之言

    第三类:《经》上下篇c《经说》上下篇c《大取》c《小取》篇共六篇这一类被治墨者称为墨辩亦称为墨经此六篇难通难译古字词较多辩理深奥加上杂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理论光学力学和数学等自然科学理论c社会科学c伦理学c逻辑学等等实在难以理解这一类是《墨子》的精华部分梁启超认为这六篇是墨翟自著而孙诒让则认为是后墨学者所著孙诒让所据的理由之一是:公孙龙与墨子时代不同而且公孙龙在墨子之后因此不可能有坚白石之论

    第四类:《耕柱》c《贵义》c《公孟》c《鲁问》c《公输》共五篇这五篇是墨子弟子记载墨子的言论行事亦算是对墨子的生平的记录体裁接近《论语》

    第五类:守城各篇它们是《备城门》c《备高临》c《备梯》c《备水》c《备突》c《备穴》c《备蛾傅》c《迎敌祠》c《旗帜》c《号令》c《杂守》共十一篇这一类可以说是墨家兵法墨子提倡非攻以守御为主十一篇皆以守备之法为主題墨家兵法是墨学之弟子精研而成此十一篇古字词颇多古代兵法阵法用词不少很少通译

    此书文风朴实无华但部分内容诘屈聱牙以致两千來年很少有人问津直到近代才有学者认真解读这本古书才发现早在二千多年前墨家便已有对光学(光沿直线前进并讨论了平面镜c凹面镜c球面镜成像的一些情况尤以说明光线通过针孔能形成倒像的理论为著)数学(已科学地论述了圆的定义)力学(提出了力和重量的关系)等自然科学的探讨可惜的是这一科学传统也因此书在古代未得到重视而沒能结出硕果但这一发现震动了当今学术界使近代人对墨家乃至诸子百家更为刮目相看

    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这样一个时代里墨子能够脱颖而出就是他实力的最佳证明

    学术成就

    墨子的哲学思想反映了从宗法奴隶制下解放出來的小生产者阶层的二重性他的思想中的合理因素为后來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所继承和发展其神秘主义的糟粕也为秦汉以后的神学目的论者所吸收和利用墨子作为先秦墨家的创始人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另外墨子在科学技术领域中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主要者有:

    宇宙论方面

    墨子认为宇宙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个体或局部都是由这个统一的整体分出來的都是这个统一整体的组成部分换句话说也就是整体包含着个体整体又是由个体所构成整体与个体之间有着必然的有机联系从这一连续的宇宙观出发墨子进而建立了关于时空的理论他把时间定名为“久”把空间定名为“宇”并给出了“久”和“宇”的定义即“久”为包括古今旦暮的一切时间“宇”为包括东西中南北的一切空间时间和空间都是连续不间断的在给出了时空的定义之后墨子又进一步论述了时空有限还是无限的问題他认为时空既是有穷的又是无穷的对于整体來说时空是无穷的而对于部分來说时空则是有穷的他还指出连续的时空是由时空元所组成他把时空元定义为“始”和“端”“始”是时间中不可再分割的最小单位“端”是空间中不可再分割的最小单位这样就形成了时空是连续无穷的这连续无穷的时空又是由最小的单元所构成在无穷中包含着有穷在连续中包含着不连续的时空理论

    在时空理论的基础上墨子建立了自己的运动论他把时间c空间和物体运动统一起來联系在一起他认为在连续的统一的宇宙中物体的运动表现为在时间中的先后差异和在空间中的位置迁移沒有时间先后和位置远近的变化也就无所谓运动离开时空的单纯运动是不存在的

    对于物质的本原和属性问題墨子也有精辟的阐述在先秦诸子中老子最早提出了物质的本原是“有生于无”(《老子》第1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第40章)墨子则首先起來反对老子的这一思想提出了万物始于“有”的主张他指出“无”有二种一种是过去有过而现在沒有了如某种灭绝的飞禽这不能因其已不存在而否定其曾为“有”;一种是过去就从來沒有过的事物如天塌陷的事这是本來就不存在的“无”本來就不存在的“无”不会生“有”本來存在后來不存在的更不是“有”生于“无”由此可见“有”是客观存在的接着墨子进而阐发了关于物质属性的问題他认为如果沒有石头就不会知道石头的坚硬和颜色沒有日和火就不会知道热也就是说属性不会离开物质客体而存在属性是物质客体的客观反映人之所以能够感知物质的属性是由于有物质客体的客观存在

    数学方面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理性高度对待数学问題的科学家他给出了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命題和定义这些命題和定义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

    墨子所给出的数学概念主要有:关于“倍”的定义墨子说:“倍为二也”(《墨经上》)亦即原数加一次或原数乘以二称为“倍”如二尺为一尺的“倍”关于“平”的定义墨子说:“平同高也”(《墨经上》)也就是同样的高度称为“平”这与欧几里得几何学定理“平行线间的公垂线相等”意思相同

    关于“同长”的定义墨子说:“同长以正相尽也”(《墨经上》)也就是说两个物体的长度相互比较正好一一对应完全相等称为“同长”

    关于“中”的定义墨子说:“中同长也”(《墨经上》)这里的“中”指物体的对称中心也就是物体的中心为与物体表面距离都相等的点

    关于“圜”的定义墨子说:“圜一中同长也”(《墨经上》)这里的“圜”即为圆墨子指出圆可用圆规画出也可用圆规进行检验圆规在墨子之前早已得到广泛地应用但给予圆以精确的定义则是墨子的贡献墨子关于圆的定义与欧几里得几何学中圆的定义完全一致

    关于正方形的定义墨子说四个角都为直角四条边长度相等的四边形即为正方形正方形可用直角曲尺“矩”來画图和检验

    这与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正方形定义也是一致的

    关于直线的定义墨子说三点共线即为直线三点共线为直线的定义在后世测量物体的高度和距离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晋代数学家刘徽在测量学专著《海岛算经》中就是应用三点共线來测高和测远的汉以后弩机上的瞄准器“望山”也是据此发明的

    此外墨子还对十进位值制进行了论述中国早在商代就已经比较普遍地应用了十进制记数法墨子则是对位值制概念进行总结和阐述的第一个科学家他明确指出在不同位数上的数码其数值不同例如在相同的数位上一小于五而在不同的数位上一可多于五这是因为在同一数位上(个位c十位c百位c千位)五包含了一而当一处于较高的数位上时则反过來一包含了五十进制的发明是中国对于世界文明的一个重大贡献正如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数学卷中所说:商代的数字系统是比古巴比伦和古埃及同一时代的字体更为先进c更为科学的如果沒有这种十进位制就几乎不可能出现我们现在这个统一化的世界了

    物理学方面

    墨子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涉及到力学c光学c声学等分支给出了不少物理学概念的定义并有不少重大的发现总结出了一些重要的物理学定理

    首先墨子给出了力的定义说:“力刑(形)之所以奋也”(《墨经上》)也就是说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即使物体运动的作用叫做力对此他举例予以说明说好比把重物由下向上举就是由于有力的作用方能做到同时墨子指出物体在受力之时也产生了反作用力例如两质量相当的物体碰撞后两物体就会朝相反的方向运动如果两物体的质量相差甚大碰撞后质量大的物体虽不会动但反作用力还是存在

    接着墨子又给出了“动”与“止”的定义他认为“动”是由于力推送的缘故更为重要的是他提出了“止以久也无久之不止当牛非马也”的观点意思是物体运动的停止來自于阻力阻抗的作用如果沒有阻力的话物体会永远运动下去这样的观点被认为是牛顿惯性定律的先驱比同时代全世界的思想超出了1000多年也是物理学诞生和发展的标志(亚理士多德认为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沒有力物体就不会运动而停止是物体的本性这样的观点是符合常人观测的结果的却是肤浅和错误的)

    关于杠杆定理墨子也作出了精辟的表述他指出称重物时秤杆之所以会平衡原因是“本”短“标”长用现代的科学语言來说“本”即为重臂“标”即为力臂写成力学公式就是力x力臂(“标”)一重x重臂(“本”)现在人们一般都习惯于把杠杆定理称为阿基米德定理其实墨子得出杠杆定理比阿基米德早了200年应称之为墨子定理才是公允的此外墨子还对杠杆斜面c重心c滚动摩擦等力学问題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这里就不一一赘述在光学史上墨子是第一个进行光学实验并对几何光学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家如果说墨子奠定了几何光学的基础也不为过分至少在中国是这样正如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物理卷中所说墨子关于光学的研究“比我们所知的希腊的为早”“印度亦不能比拟”墨子首先探讨了光与影的关系他细致地观察了运动物体影像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景不徙”的命題也就是说运动着的物体从表观看它的影也是随着物体在运动着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因为当运动着的物体位置移动后它前一瞬间所形成的影像已经消失其位移后所形成的影像已是新形成的而不是原有的影像运动到新的位置如果原有的影像不消失那它就会永远存在于原有的位置这是不可能的因此所看到的影像的运动只是新旧影像随着物体运动而连续不间断地生灭交替所形成的并不是影像自身在运动墨子的这一命題后來为名家所继承并由此提出了“飞鸟之影未尝动”的命題

    随之墨子又探讨了物体的本影和副影的问題他指出光源如果不是点光源由于从各点发射的光线产生重复照射物体就会产生本影和副影;如果光源是点光源则只有本影出现

    接着墨子又进行了小孔成像的实验他明确指出光是直线传播的物体通过小孔所形成的像是倒像这是因为光线经过物体再穿过小孔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物体上方成像于下物体下部成像于上故所成的像为倒像他还探讨了影像的大小与物体的斜正c光源的远近的关系指出物斜或光源远则影长细物正或光源近则影短粗如果是反射光则影形成于物与光源之间

    特别可贵的是墨子对平面镜c凹面镜c凸面镜等进行了相当系统的研究得出了几何光学的一系列基本原理他指出平面镜所形成的是大小相同c远近对称的像但却左右倒换如果是二个或多个平面镜相向而照射则会出现重复反射形成无数的像凹面镜的成像是在“中”之内形成正像距“中”远所成像大距“中”近所成的像小在“中”处则像与物一样大;在“中”之外则形成的是倒像近“中”像大远“中”像小凸面镜则只形成正像近镜像大远镜像小这里的“中”为球面镜之球心墨子虽尚未能区分球心与焦点的差别把球心与焦点混淆在一起但其结论与近现代球面镜成像原理还是基本相符的墨子还对声音的传播进行过研究发现井和罂有放大声音的作用并加以巧妙地利用他曾教导学生说在守城时为了预防敌人挖地道攻城每隔三十尺挖一井置大罂于井中罂口绷上薄牛皮让听力好的人伏在罂上进行侦听以监知敌方是否在挖地道地道挖于何方而作好御敌的准备(原文是:令陶者为罂容四十斗以上置井中使聪耳者伏罂而听之审知穴之所在凿内迎之)尽管当时墨子还不可能明了声音共振的机理但这个防敌方法却蕴含有丰富的科学内涵

    机械制造方面

    墨子是一个精通机械制造的大家在止楚攻宋时与公输般进行的攻防演练中已充分地体现了他在这方面的才能和造诣他曾花费了3年的时间精心研制出一种能够飞行的木鸟他又是一个制造车辆的能手可以在不到一日的时间内造出载重30石的车子他所造的车子运行迅速又省力且经久耐用为当时的人们所赞赏

    值得指出的是墨子几乎谙熟了当时各种兵器c机械和工程建筑的制造技术并有不少创造在《墨子》一书中的“备城门”c“备水”c“备穴”c备蛾c“迎敌祠”c“杂守”等篇中他详细地介绍和阐述了城门的悬门结构城门和城内外各种防御设施的构造弩c桔槔和各种攻守器械的制造工艺以及水道和地道的构筑技术他所论及的这些器械和设施对后世的军事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

    哲学方面

    墨子的哲学建树以认识论和逻辑学最为突出其贡献是先秦其他诸子所无法比拟的墨子认为人的知识來源可分为三个方面即闻知c说知和亲知他把闻知又分为传闻和亲闻二种但不管是传闻或亲闻在墨子看來都不应当是简单地接受而必须消化并融会贯通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因此他强调要循所闻而得其义“即在听闻c承受之后加以思索c考察以别人的知识作为基础进而继承和发扬”

    墨子所说的“说知”包含有推论c考察的意思指由推论而得到的知识他特别强调“闻所不知若已知则两知之”即由已知的知识去推知未知的知识如已知火是热的推知所有的火都是热的;圆可用圆规画出推知所有的圆都可用圆规度量由此可见墨子的闻知和说知不是消极简单地承受而是蕴涵着积极的进取精神

    除闻知和说知外墨子非常重视亲知这也是墨子与先秦其他诸子的一个重大不同之处墨子所说的亲知乃是自身亲历所得到的知识他把亲知的过程分为“虑”c“接”c“明”三个步骤“虑”是人的认识能力求知的状态即生心动念之始以心趣境有所求索但仅仅思虑却未必能得到知识譬如张眼睨视外物未必能认识到外物的真象因而要“接”知让眼c耳c鼻c舌c身等感觉器官去与外物相接触以感知外物的外部性质和形状而“接”知得到的仍然是很不完全的知识它所得到的只能是事物的表观知识且有些事物如时间是感官所不能感受到的因此人由感官得到的知识还是初步的不完全的还必须把得到的知识加以综合c整理c分析和推论方能达到“明”知的境界总之墨子把知识來源的三个方面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认识论领域中独树一帜

    墨子又是中国逻辑学的奠基者他称逻辑学为“辩”学把其视之为别同异明是非的思维法则他认为人们运用思维认识现实作出的判断无非是“同”或“异”“是”或“非”为此首先就必须建立判别同异c是非的法则以之作为衡量c判断的标准合者为“是”不合者为“非”这种判断是“不可两不可”的人们运用思维以认识事物对同一事物作出的判断或为“是”或为“非”二者必居其一沒有第三种可能存在不可能二者都为“是”或二者都为“非”也不可能既“是”又“非”或既“非”又“是”用现代的逻辑学名词來说这就是排中律和毋矛盾律

    由这一思维法则出发墨子进而建立了一系列的思维方法他把思维的基本方法概括为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小取”)也就是说思维的目的是要探求客观事物间的必然联系以及探求反映这种必然联系的形式并用“名”(概念)c“辞”(判断)c“说”(推理)表达出來“以类取以类予”相当于现代逻辑学的类比是一种重要的推理方法此外墨子还总结出了假言c直言c选言c演绎c归纳等多种推理方法从而使墨子的辩学形成为一个有条不紊c系统分明的体系在古代世界中别树一帜与古代希腊的逻辑学c古代印度的因明学并立

    军事方面

    中国古代战争最著名的守城战术典籍是墨家的《墨子》《墨子》十五卷其中第十四c十五卷全篇介绍了守城的装备c战术c要点共二十篇存十一篇为《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备突》《备穴》《备蛾傅(即蚁伏指步兵强行登城)》《迎敌祠》《旗帜》《号令》《集守》《墨子》中的守城战术极其丰富仅存的十一篇就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冷兵器时代的攻城术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墨子的科学造诣之深成就之大在中国古代杰出科学家的行列中堪称为佼佼者遗憾的是墨子在科技领域中的理性灵光随着后來墨家的衰微几近熄灭后世的科学家大多注重实用忽视理性的探索此实为中国科技史上的莫大损失

    墨家名言

    1c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译文】兴天下的利益除天下的祸害

    2c兼爱【译文】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

    3c非攻【译文】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人类和平

    4c尚贤【译文】不分贵贱地推荐c选拔c使用德才兼备的人

    5c尚同【译文】政令c思想c言语c行动等要与圣王的意志相同一

    6c节用【译文】反对奢侈浪费主张勤俭节约

    7c节葬【译文】反对厚葬久丧主张薄葬短丧

    8c非乐【译文】反对奢靡的音乐活动提倡节约人财物力

    9c非命【译文】反对命运之说主张强力从事

    10c天志【译文】天是有意志的最高主宰天的意志是兴利除害

    11c明鬼【译文】辨明鬼神的存在鬼神能扬善惩恶

    12c兼相爱交相利【译文】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

    13c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译文】假如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和爱自己一样还能有不孝的人吗

    14c今重不为不义攻国【译文】现在(您)重于攻伐别国这样的行为是不义的

    15c备者国之重也【译文】防备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

    16c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译文】什么都忍让是不可以的譬如说自己受到伤害的时候不能忍让

    17c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译文】不正直的言行自然不会得到别人的信认沒有恩德自然不会有回报你送给我桃子我回报你李子

    18c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译文】君子不用水为镜子來照自己而用别人为镜子來照自己

    19c万事莫贵于义【译文】天下万事中沒有什么比道义更可贵的了

    20c以攻战亡者可胜数【译文】由于攻战而灭亡的多得难以数清楚

    21c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译文】好名声不能轻而易举地得到荣誉不能以巧诈树立君子的荣誉是靠身体力行地得到的

    22c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译文】钓鱼人恭恭敬敬并不是为赐给鱼食物;用虫子作为饵料投给老鼠并不是喜爱老鼠

    23c俭节则昌淫佚则亡【译文】节俭的就昌盛淫佚的就灭亡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