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历史军事 > 一叶黄金 > 第七十九章 茶巷本多情

第七十九章 茶巷本多情

推荐阅读: 小雄的故事   电车里的日日液液   飘飘欲仙   极品儿媳妇   淫男乱女   儿媳的体贴   龙珠最强之布罗利  

    茶巷子,是老城的一条繁华街道,与农庐经营的“云雾山茶坊”紧挨着。因其经营的茶叶与位于巷里的戏台,便有了人气,比起附近鱼巷子的腥浓味,这里就多了一份享乐的清闲和雅致。

    说起来,再雅的事情,也是从日常所需开始的,所以它一直留在老城人的生活之中。

    茶巷子原名牛市巷。当时,沮水沿岸各县及外地的商人运来大批牲牛,在此交易。随着来此交易的人越聚越多,许多人或牵或拉,往往弄得汗流浃背,口干舌燥,需要喝茶饮水,以解饥渴。

    常年住在此处的居民顺应需求,遂开起了茶馆。于是,在此巷的巷头巷尾便出现了一些早期贩卖茶叶的店铺,一些饭铺与客栈也随之兴起。茶叶显得清淡、文雅、洁净,人所喜爱。就这样,大家便将牛市巷改名为茶巷子。从此,那牛市便消退而去。

    从明朝中后期开始,茶巷子逐步形成,以茶叶经营为主,后来名气越来越大,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

    说到茶,南颐县自古便是产茶重地。夏季暑热需饮茶,冬季寒冷,喜食辣椒驱寒,饭后亦需饮茶,家中来了客人要装茶,等等。南颐县及沮河沿岸的人,饮茶可谓五花八门,各具特色。

    茶巷子不只是卖茶,它的先祖是从小茶馆起步的。从最初街边摆几个位子,到后来的店面摆几张八仙桌子,放几条凳子,泡几壶凉热清茶水,再加点花生糖果之类的副食。

    随着产业化,花样也多起来,茶的花色品种增多。有芝麻豆子茶、菊花茶、姜盐茶、糖茶、黄茶、红茶、绿茶、黑茶等。茶馆里摆设了躺椅,顾客可坐可躺,可整天泡在里面。这就又诞生了一个副业——说书。

    那些说书人口才极好,说的又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三国、水浒、西游记之类的英雄故事。后来,巴楚戏班子进驻,茶巷子更是成了名巷。

    原来,在茶巷子将一老茶园改为戏园,作为巴楚戏班子演出场所。因巴楚戏班子早年曾走村穿巷演出,或到临县乡镇演出,影响一时,人们遂将戏班子唱的戏称为花鼓戏。

    巴楚戏班子人员并不固定,属于松散型的,虽然创立较早,但一直没有固定演出场所,自此才有了落脚之地。后来戏班子几经摸索改建,就有了今天的规模。花鼓戏作为荆山一带的地方戏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而深受当地人喜爱。

    自此,来茶巷子看戏的人络绎不绝,连同戏园周围的茶铺,生意也越来越红火,茶馆也越开越多,巷子也就成为名符其实的茶巷子了。

    总之,茶客在此,既可以吞云吐雾,海阔天空地尽情交谈,还可以听听戏,喝喝茶,打发时光,这茶馆就成为当地人和外地人休闲消遣的好去处。

    现如今,茶巷子小了,旧了,但生意还不错,因为它连接着古城人的生活,也连接着古城厚重的历史。

    茶巷子是农天一青少年时期爱去的地方之一。说白了,就是去听说书人说书。要喝茶,家里是现成的。

    这天,巫青陪同农天一去茶巷子听说书,沿着青石板路面慢走,两边平房居多,间或有两层楼房。茶香伴着说书声,倒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

    落座后,农天一说:“妈妈,一会就开始了。”

    巫青“哦”了一声,点了一碗茶和一些小吃,坐在中间靠右的位置上。农天琴长大后,也爱跟着凑热闹,她也喜欢听说书,也爱听三国等古时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

    现在,一些在此经商的商人将平房改为两层楼房,用以经商与居住,随后,商业经济逐步兴盛。

    一会儿,说书人就出现在小木台子前,身穿长衫马褂,走起路来都像是在说书似的,摇头晃脑,身子一扭一扭,显示一种派头。

    说书人站在木台子中间,他的前面搁着一个半人高的木桌子,这时,随着木板使劲往桌子上一敲,木击声传出,刚才还是叽叽喳喳的,现在场面顿时静了下来。大家都在翘首以待。

    今天,说的是“三国志”中的一节。开场白过后,说书人说到动情处,或伤心处,或刀光剑影处,那神情不是清流涌动,和风细雨,就是龙飞凤舞,酣畅淋漓,那吐沫腥子也就随即横飞起来

    巫青难得出来一趟,闲坐着,喝着茶,农天一听的蛮专注,只是偶尔吃点瓜籽花生,他俩随着说书人讲解的故事,推进的节奏,或平和,或鼓舞,或激越,或亢奋

    偶有小商小贩的叫卖声从中捣乱,叫人听的不安神,这时,农天一也会来一句:“这些人真讨厌。”

    巫青只是笑一笑。农天琴蛮乖巧,静静的挨着其母坐着,专心听说书。

    一场下来,个把小时,他们随人流离场而去。

    巫青问:“那诸葛亮为啥挥泪斩马谡啊?”

    农天一有自己的看法:“马谡是自讨无趣,谁让他自作聪明。”

    巫青“啊”了一声。

    巫青又问:“那诸葛亮为什么能够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农天一想了想,说道:“诸葛亮善于谋划,借势得势,慢慢就形成了三国鼎力之局面了。”

    这时,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出现在他俩的身旁,那乞丐道:“行行好,行行好。”

    农天一一见,连忙拿出碎银,递给那乞丐。

    乞丐拿了碎银,赶紧磕头致谢,连声说:“菩萨保佑你,大富大贵,升官发财。”

    巫青看着自己的儿子,颔首微笑。农天琴好奇地看着衣衫褴褛的乞丐,两眼一闪一闪。

    这时,他们路过一截古城墙,墙上可见开着红花的荆条迎风摇摆。这时,如果是在山里乡民家中,那荆条一定是长成篱笆围成了院落。那山上对生的黄荆柔柔的,一到春天,那紫色碎花便肆意敞开,蓬勃怒放,生生不息。

    巫青指着古城墙上的荆条说:“天一,你看那荆条花开的多好看啊。”

    农天一望过去,说道:“祁先生讲过的,荆条与楚国立国有关呢。”

    巫青顿了顿,一句一句念道:“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辟在荆山,披荆斩棘,兴衰更替。”

    农天一连声说:“妈妈,祁先生说的就是这些意思。”

    巫青会意地笑了。

    茶巷子因茶而得名。其风土记曰:“居民每至夏秋,多病痢疟,皆暑热所致也。”所以这茶巷子得以在漫长岁月里,以荆山的一杯杯茶水浸润着往事,以一缕缕茶香安逸着人们平淡的日子。

    荆山适宜茶叶生长,而茶在我国古代原是当作一种药材,后来人们认识到茶不仅可以治病,而且可以清热解渴、醒脑提神、助食消化,又富有清香味道,便发展成为一种老少皆宜的饮料。这是大智慧!

    于是便开始大量种植、采制,逐渐养成饮茶的习惯。所以荆山一带的人喜饮茶,盖因地理环境及气候所致。因此,茶叶需求量日趋增多,茶叶种植面积越来越大,那么,这茶巷子就有了顽强的生命力。

    故,“茶巷,西连乌衣巷,东通龙王阁,长二百八十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