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小白说:“我从小长在农村,我觉得还是城里好,阿飘说得没错,农村的生活不只是看到的这么简单,我们家农忙的时候早上天不亮就下地干活了,一直要到晚上□□点才回家,来不及做饭啃两口干馍馍,有时候脸都不洗倒头就睡了,第二天还要继续。”
小乖:“为什么要那么赶呢?地里的活慢慢做不行吗?”
小白叹了一口气:“就拿麦子举例子,麦子要黄有时候就是一夜之间的事情,老话说麦子黄了不等人,黄了之后如果不赶紧收割,就会掉进土里,庄稼人一年到头就指着收成过日子,一颗一粒都丢不起。”
小乖:“掉进去了不是更好吗?明年都不用播种了。”
阿飘真想敲敲小乖的脑袋,城里的孩子读书都读傻了吧。
小白耐心解释道:“种庄稼的地是不能重茬种的,今年这块地种麦子,明年肯定要换别的作物来种,老话说‘一年多,二年少,三年稀,四年了’,这是种庄稼最基本的常识。”
苏梦柯和小乖听得一愣一愣的,阿飘直翻白眼:“真是不知道人问疾苦。”
奶奶家的锅灶是老式锅灶,和李清心以前用过的差不多,是柴火灶,方方正正的灶台,前面两口大锅,后面两口小锅,均是尖底敞口的黑锅,小锅后面顺着墙而上是烟囱。
奶奶炒菜,李清心就在灶门前添柴,去年打完谷子后剩余的胡麻杆,李清心静静地看着这些胡麻杆一进灶门就被火舌吞卷,她太爱这种烟火的气息了,天然气和电磁炉都不能给她这种满足。
摊得薄薄的推饼、醋溜土豆丝、茄子炒辣椒、西红柿炒鸡蛋、凉拌苦菊、甜面糊糊汤,面是自家地里种的麦子磨的细白面,土豆、辣椒、茄子、西红柿是菜园子里现摘的,苦菊是地里挖的野莱,炕桌摆在大屋门前的台子上,就着清风和夕阳,再加上柴火锅里做的饭特有的香味,苏梦柯已经不记得吃了多少莱卷饼,
李清心也没少吃,最后几盘莱全部见底,苏梦柯拿摊饼把盘子都擦了个千净,舒服地在台子上伸了个懒腰,撑得动不了了。
看两人吃得心满意足,爷爷奶奶别提多高兴了,奶奶收拾碗筷问苏梦柯和李清心明天早上想吃什么,苏梦柯道:“奶奶,你跟爷爷吃什么呀?”
奶奶抹了一把炕桌上掉的莱:“吃昨天刚烙的饼,你爷爷炖罐罐茶,我喝一杯糖水。”
苏梦柯摸着圆滚滚的肚子:“那我们也吃饼吧。”
“你们要是不爱吃饼子,柜子里有你爷爷买的桃酥,起来了自己找着吃去。”
奶奶把碗筷端着去了厨房,李清心把炕桌提进去:“奶奶,我来洗。”
“不用,就这么点碗筷,你出去休息吧。”
李清心执意要洗:“奶奶,我在家里也经常干活,你就让我来吧。”
奶奶拗不过,解下围裙给李清心系上,李清心就大刀阔斧地干了起来,十来分钟就刷完了,灶台和面台都擦得干干净净。
碗刷完了,李清心试着把锅抬起来,有点沉,“奶奶,这水咋弄出来。
奶奶拿着一个铁做的大马勺,提着一个黑色的塑料桶进来,桶底堆着油渣:“舀到这里面,给猪和食。”
李清心三两下就把水舀千净了,最后拿抹布把锅底擦干。
奶奶去给猪泡食,爷爷去外面扫院子了,苏梦柯拉着李清心在院子里转悠,水泥打的地,晒了一整天,踏上去有些温热。
苏梦柯老家是很大的一个园子,最开始从木门进去,右手边是一片菜园果园,左手边是柴房、水窖,右拐弯是猪圏,正门正前方是驴圏,左手边就是小门,进去就是方方正正的小院子,有点像北京的四合院,但又不同,大门正对的是厨房,厨房左手边有一问磨房,里面放着一个石磨,是以前研磨谷物的地方,后来附近有了专门的大型磨坊,石磨就很不用了,现在用来装油渣这些零碎的东西,磨房上面是一个高台,站在上面可以看见整个村子,也能看到苏梦柯来时走的羊肠小道,厨房的右手边是大屋,旁边有两件对称的小屋,左边的装着粮食,右边的是杂物间,大屋正对面是夏屋,爷爷奶奶平时很少进去,算是苏梦柯的卧室,夏屋靠近门边是鸡圏。奶奶养了十几只鸡,白天放出去自己找虫子吃,晚上赶回鸡圏。
等把一切收拾停当,夜幕降临,一轮圆月爬上梢头,星河灿烂。苏梦柯陪爷爷奶奶看电视说说话,九点刚过爷爷奶奶就要睡了,苏梦柯和李清心回到夏屋,两人躺在炕上,耳边静谧空灵,风吹落一片树叶耳朵都能听见,窗帘没拉,月光悠悠酒进来,拖着一道长长的光影,被月光照到的地方,宛如白昼。
李清心感叹道:“这才是我原本该过的生活。”苏梦柯没说话,任何的语言都不能形容她此刻的心情,她闭着眼睛感受,不知不觉就睡了过去。
也不知道睡了多久,忽然听到手机震动的声音。苏梦柯迷迷糊糊地摸到手机:“喂。”
“你睡了?”是季河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