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锲子(1 / 2)

明月奴死在了五月初五。

———————————————————————

端阳节,汴京城中一派节日气象,临街的店铺俱在门头插上艾草、菖蒲,坊巷之间嬉戏的孩童门襟扣上系着彩线百索,就连军巡铺①中三五兵卒巡视烟火时都比往日和气几分。

兴国寺桥上游人密密蓬蓬,偏还摆了一列卖艾虎、五色染菖蒲、彩线诸物的小摊,挤扰之间纷争了起来,一队骑着马的娘子马毬队被桥上的游人所阻,滞留在了桥南。

她们衣袂飘飘,鸾铃叮当,就连惦念着糖蜜韵果的孩童都忍不住多看这些英武的娘子们几眼,只见她们装束如男子,带着短顶头巾,骑着高头大马,在马上爽朗说笑,马鞍上拉拉杂杂垂下白牛皮包裹的乌木球杆,惹得童子们艳羡不已。

一墙之隔,桥旁果子巷秦国公府南侧的一间堆杂物的小院,屋顶野草疯长,石阶上青苔遍布,院中几间房除了西厢俱上挂大锁,门窗都已朽烂,窗纸碎烂,在初夏风中刺啦刺啦作响。

唯有庭院下一株栀子开得热热闹闹,树下一位身着暗青色褙子配同色襦衫的女使神色忧郁,两手捧着一碗黑乎乎的药汁,神色匆匆行至西厢门口。

她无声叹了一口气,却又赶紧收了愁容,堆满笑容掀开门帘:“娘子,药来了。”

屋中光线昏暗,房西侧横七竖八堆放着高高一堆竹子方桌、榆木坐墩、镜架、交椅等物,显然这里原来用作堆放府上闲杂家具。

可恨秦国公上下将娘子逐到小黑屋,连一张床都狠心不给。还是她们主仆齐心协力在屋东侧清出小小一点容身之处,又从杂物中翻出一张围子榻。

围子榻上躺着一位女子,正是这秦国公府的世子夫人明月奴,她双目凹陷、形体瘦弱,显见得已经病入膏肓,虚弱道:“秋兰,你还是死心罢,我自家的身子自家知道,已然便是这一两天了。”

秋兰心里一沉,却仍笑着轻快说:“娘子说甚傻话!纵今儿个贪睡也不应吓唬我,谁个不知道明相公家②三娘子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是个戴头巾的男子汉,叮叮当当响的娘子!”

她说到最后,想起自家娘子的病体,已然语带哽咽,便没往下说。

明三娘子轻轻笑出声:“臂能跑马……我倒听见外头有跑马声。”说着便挣扎着要起身。

秋兰忙将木碗放在一旁,扶她坐起来,给她腰后垫上一个厚厚的迎枕,再去打开窗户,好叫外头的声音飘进来。

年久失修的木窗榫卯已坏,随着春兰推窗发出咯咯吱吱的声音,外头的声音潮水一般涌入:

马蹄不耐烦敲击地砖的哒哒声、骏马嘶鸣声、外头娘子们兴奋议论着适才马逑赛的大笑声,都飘入了这一方压抑的天地内。

明月奴侧耳倾听着外头的响动,叹息道:“原来是京中女子马逑队的娘子们。官人不喜女儿家跳脱,我嫁人后便未碰过马球杆,也不知如今可还有几分准头。”

秋兰听她提起世子已然无喜无悲,倒像已然不怨不恨,也不敢多言,倒是外头一卷门帘进来的丫鬟春兰愤恨道:“娘子也不必惦记那黑心肝的!人家倒在贼婆娘跟前小意殷勤,当那金明池里的大忘八呢!”

她还要再说,被秋兰一记眼刀,忙住了嘴,可面上仍旧气鼓鼓。

秋兰有心岔话:“叫你去厨下端饭,怎的没饭?”

“还说哩!都忙着端阳节,问也无人支应,只给了一碗菜汤就要打发了我!”春兰还犹自愤愤,“总算我机灵,趁他们不备拿了一筐角黍③。”

秋兰哭笑不得,接过汤:“娘子,我喂你喝几口。”

明月奴摇摇头,挣扎着从枕头下翻出一张契纸:“这些年我的嫁妆几经变卖所剩无几,倒只有这舅母所赠庄子远在陇右道不好变卖,以后你们便去罢。”

这是在交代后事了,秋兰慌得跪在地上:“娘子想回陇右道有何不可?须得你身子大安了,带我们去方好。”

月奴微微摇头。不成了,此生再也回不去陇右道了,秦川风月,陇头流水,终究也只能落花流水去也。

她收敛心神,细细叮嘱:“大哥留在京城的小厮能帮你们脱籍,想必秦国公府忌惮明相公,不敢拦住你们出府。秦州治下安宁,和风细雨民风淳朴,你们在那里或招婿或自梳,总能活下去。”

秋兰一听娘子直呼明相公,居然连爹爹都不叫,心里一阵酸楚,那样的爹真不如庶民百姓家。

春兰道:“娘子何不求求相爷?总归是自己亲爹,哪里就那么外道?”

月奴摇摇头:“他心里没有我娘,更是瞧我们兄妹如草芥,如今宫中太后又诬赖我对她不敬,只怕明相公早等着我自行了断,好叫他不至被官家厌弃。”

她望着窗外的碧云天,神色淡然,轻描淡写似在说别人的故事。

两位女使跪在地上,齐齐儿泪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