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这和直接抄有什么区别?(1 / 2)

农民工,又称外来工、民工,是指为了工作从农村移民到城市的人员。“农民工”的称谓是在改革开放后众多的农民进入城市才出现的,他们是城市发展经济的主力军,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农民工一词最早出自中国社科院教授在1984年的《社会学研究通讯》发表的一篇文章中。

84年之前称之为盲流,即盲目地流向城市的农民。

随着这两年国内的外汇储备越来越多,国家有了外汇,留着又不能生孩子,自然要想办法花啊!

于是这两年越来越多的非科研性单位派出考察团,前往美利坚,西欧,日本进行商务考察。

也不知道过去考察什么,反正就是去考察去了。

考察团从外面看过资本主义花花世界回来后,就对国内的各种现象不满了起来,到处指手画脚的要改革,要向西方学习。

首先的就是市政建筑的改革,破破烂烂像什么样子,必须要盖新建筑,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盖大楼。

到处都在工地,准备盖房子,盖房子就需要人,建筑公司的人手不够了怎么办?那就要面向社会招工人。

因此,在各处城市的几条道路上,就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劳务市场,街边三五成伙的蹲成一片,脚边摆放着各种干活的工具,木牌子上写着木工,瓦工等字样,静静地等待着雇主的招呼。

这就是国内改开后,第一批进城的农民工。

上次在西单门面房那里对于装修的一通指点江山,李清风被马文慧抓了壮丁,将装修的活全权委托给了李清风。

因此,大周末的,李清风一大早就早早的来到了附近的劳务市场,打算雇佣一批工人,去给马文慧的店面做装修。

看到墙角蹲着的几十号人,李清风没有大喊招工,而是一路的挨个看了过去,在路边蹲着的一伙人那里,看着他们的工具挺全的,于是主动开口询问:“同志,你们能做装修吗?”

“领导,能做,我们这些人都是一个村的,以前就在村里没少给人盖房子,进城这两年,也接了不少装修的活,干活都是一把好手,包您满意”一个漆黑的中年男人,看样子是领头的,连忙从地上站了起来,陪着笑的向李清风递烟。

扫了一眼,对方手里烟盒皱皱巴巴一看揣兜里有不短时间,但是里面却还有大半包的大前门,李清风笑着摆了摆手,没接他的烟。

“您贵姓?”

“什么贵不贵的,领导我叫严大海,您喊我老严就成”

李清风点了点头:“水电工、泥水工、木工,油漆工你们这里都全吧?”

“全,全着呢,您用我们就不用再找其他人,什么活我们都能干”

“木工能雕花吗?”

“能,现在流行的花样都会,手巧的很”

“那行,一栋二层门面房,总共三百个平方,我不按天给你们算工钱,一个平方我给你们一块五的工费,总共四百五十块钱的工钱,不管饭,但是给你们每人十五块的伙食费,干的话就跟我走。”

李清风给的工价不算低,比按天算工钱要高出不少,更别说还有十五块钱的伙食费,严大海自然不会拒绝,连连点头答应下来,领着自己的一票老乡,收拾工具跟在李清风的自行车后面往西单门店走。

领着众人来到门店,李清风拿出了这两天做的装修设计图,一边带着众人在店里转悠,一边给众人讲解着自己的装修思路。

“领导,这墙面为什么要刷成白色啊?现在绿色墙面很时兴,我们给其他人家里做的装修,人家都是刷的绿色”在李清风讲到前面刷白漆时,装修工人对于这点提出了疑问。

这年头人们的眼光,在李清风看来很奇怪,地板砖以红为美,墙面以绿为时兴,包括很多家具门都是淡绿或者嫩绿。

李清风还没说话,严大海就拉了一下他的伙伴:“你话怎么那么多,咱们是来干活的,人家领导让怎么干就怎么干”

满意的看了严大海一眼,怪不得他能做领头的呢,李清风没解答的意思,继续领着对方在店里转悠。

确定他们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意图后,李清风让他们先把门口一楼这边的墙给砸了,准备做一个玻璃橱窗出来。

至于其他的活,等明天王为民把所需要的建筑材料运过来再说。

听到要自己砸墙,严大海连忙摆手:“领导,这个墙不能砸”

“为什么不能砸?砸了这堵墙,房子还能塌了不成?”李清风之前看过,这个不是承重墙,要不然也不会拆了做橱窗。

“塌倒不至于,要是一层的话,砸就砸了没事,咱这不是两层砖混结构的楼房吗,要是直接砸一面墙,我担心墙体会开裂”

看着计划中要打掉的墙,李清风思索一番后,决定还是要听专业人士的建议,这堵墙就不打了,不能搞野蛮施工,万一楼塌了怎么办。

既然墙不能砸,但是橱窗还是要开的,连个模特橱窗都没有,那还能是高端服装店吗?

很快,李清风把主意打到了窗户上:“严师傅,既然这个墙不能打,那这个窗户能不能给扩大一下?”

严大海一群工人围着窗户看了一下,一番商量后,冲着李清风点了点头,表示窗户可以扩大,只要做好加固,房屋整体就不会出现问题。

确定没问题,李清风规划了一下窗户扩大范围,直接就撒丫子跑路了。

分分钟多少万收入的李清风,哪有这个时间来做监工,三两天抽空过来看一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