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如何对付蒙古人(1 / 1)

大明文抄公 滴滴达达 972 字 9个月前

x “家父对女真人的征伐倒是够彻底了不过对于蒙古人也没有太大办法说是大胜仗其实就是蒙古人自己撤了。而这几年的出塞也是胜少败多。张侍读你懂得这么多对于怎么对付蒙古人也应该早有一些谋算了吧?”李如松说道。

对女真人的征伐真的是够彻底了吗还是一不小心还起了反效果张晓内心暗暗吐槽。不过当着人家儿子的面也不好多说只是回答了李如松的问题:“用兵之道那都是要随机应变具体要怎么跟蒙古人打我不敢妄言。不过如果谈到对付蒙古人要有一个什么样的装备和后勤保障的话我倒是有些想法。”张晓说道。

“愿闻其详张侍读先说说装备吧。要怎么对付蒙古骑兵是要靠火炮吗?可是火炮过于笨重怎么方便拉到草原呢?”李如松问道。

“其实在草原作战大炮还是需要的还有火铳也是需要的。现在的火铳还有火炮要想适应草原作战那就是需要改进。火铳可以用定装火药、改变点火方式等办法火炮的话可以改造成便携的比如采用骆驼运载的火炮反正草原上基本也没有什么难以攻克的要塞用不上攻城的重炮。当然这些改造那就需要工匠们的努力了我这只是一些个人的思路。”

“草原作战的话后勤补给就是很重要。蒙古人那就是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远遁而去大明的军队人少了容易被包围人多了后勤也跟不上去。所以长久来看还是要在草原的要点修筑要塞而且不是简单的要塞可以用新式的牢固要塞。虽然造价高但是一旦建起来一万个蒙古骑兵都攻克不下来。当然要是想更长远的办法那就是修路不过这些都是耗费巨大的事情。短期的话那就是训练出一支精锐骑兵作为后备力量把长城防线再花钱修修再拉拢几个心向大明的蒙古部落作为内应在边境一带多筑堡那么无论是西边的土蛮汗还是东边的顺义王扯力克他们再想发动大规模的入关就很难了。”张晓说道。

“这倒是十全十美之策不过也太慢了吧就不能直接出塞捣巢吗?”李如松问道。

“如果是边境小规模冲突倒是可以灵活处理。但是要是带上几千人甚至是几万人出塞那风险就太大了草原上有什么变数都很难预料。自古以来卫霍两位将军的功绩都被称颂说明这本来就不是容易办到的事。哪怕就是在汉武帝时期李广、李陵、李广利与匈奴作战都有失利甚至是全军覆没。贸然出塞一旦被围那就是万劫不复了。哪怕有火铳火炮之利要是补给断了也是坚持不住的。”张晓解释道。

其实要想控制草原更好的办法那就是修铁路不过依照目前的技术水平张晓决定还是先不要把话说的太满。

“这整修长城修筑道路集结重兵怎么还是秦始皇时候的路子呢?这样花费太多了朝廷估计不会轻易答应。朝廷诸公恐怕还是想着捣巢有功。要是在蓟镇就算了在辽东当总兵没有一些出塞的功劳在朝廷那里是说不过去的。”李如松说道。

“子茂将军要是真要出兵塞外那情报工作就必须要做好行军路线要找好。草原茫茫无际连博望侯张骞都有可能会迷路必须要有可靠向导。要攻打的蒙古部落必须是处于虚弱或者是没有防备的状态才能一击必中。如果拖延久了或者是被事前侦知直接被蒙古的部落联合大军包围上了那就是要全军覆没了。当年丘老将军一辈子征战沙场军功赫赫结果在草原战死后英名丧尽还被成祖皇帝毁官夺爵不可不防备。”张晓说道。没办法看在熟人份上真的只能说到这个程度了再多说就不礼貌了。

果然张晓看到李如松的神情已经是不太愉快了不过那一股不愉快的神情还是迅速在李如松的脸上消散了。

“那既然张侍读不赞成出塞捣巢李某也不好再追问了。那可否换一个问题为何那天先生在国子监上课之时为何对于倭人如此愤慨看那个神情好像倭国是我大明头号大敌一般。只是因为倭寇还有丰臣秀吉可能要入寇朝鲜的事情吗?还是说倭军战力有什么特别之处要让张侍读如此战战兢兢?”李如松问道。

张晓这一下子有些愣神那天在国子监讲课讲到日本的时候一下子想起了后面发生的历史有些太过激动了一下子忘了现在还是西元16世纪末呢日本在原时空崛起还要再等两三百年了。当时自己在讲课时对于日本那一副要誓不罢休的样子虽然当场讲授的时候大家会觉得挺有激情的不过等大家回过味一想又会觉得不对劲会觉得自己所言又有些小题大做。毕竟这个时候的日本在明朝人眼里并没有太大的存在感。明廷长期以来的最大敌人还是从建国以来一直互相攻伐、基本没有消停过的老对手蒙古人。自己为啥这么重视日本必须有一个更好的解释。不过张晓还是整理了一下思路觉得自己还是可以跟李如松回答好这个问题的。

“子茂将军春秋时期晋楚两国征战数百年但是晋楚两国真正的决战也就是打了几场也是互有胜负。后来晋国人为了对付楚国人和千里之外的吴国结盟专门派人教授吴国战阵之术让吴国与楚国开战分散楚国的军力。眼下倭国虽然军力还不强但是也和佛郎机等西夷有所接触。万一哪个西夷国家也把自己的造船、火铳火炮技术给了倭人支持倭人袭扰我大明。就算不一定能大军入侵要是在海上到处袭扰甚至上岸劫掠对于我大明都是极大的威胁。”张晓想了一下把原时空后面发生的英日同盟拿来当预言用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