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2(2 / 2)

不明不清 第十个名字 967 字 9个月前

刑部尚书意外又不意外的由原刑部右侍郎沈应文担任为啥说意外呢因为在前两次廷推的时候他就是候选人之一结果写的履职报告被皇帝否了。不意外则是刑部左侍郎一直空缺按资排辈本该由他接替萧大亨。

难道是洪涛糊涂忘记了或者这次的答卷成绩优秀?真不是主要是洪涛看遍了十几答卷结果全都不满意。古代人对律法的认识都差不多与后世人截然不同想找到一个超前的很难只能矬子里拔将军。

不光刑部尚书如此左都御史的情况也差不多本着用熟不用生的原则只能由原来的左副都御史许弘刚升任。

但在大理寺卿的人选上皇帝的最终选择真是把所有人包括亲信和对手全给惊到了。新任大理寺卿居然是东林书院创始人之一顾宪成的亲密伙伴在士人之中有着高顾之称的高攀龙。

如果说杨廷筠升到礼部尚书算是火箭速度那高攀龙就属于光速了。此前他没有任何官职只是进士出身曾经当过八品行人一下子蹦到了正三品的大理寺卿太过匪夷所思。

但官员们惊愕的并不是升官速度高攀龙虽然无官无职但名声在外学问、人脉啥的一点不欠缺直接被任命为三品大员也不算太突兀。

最令人费解的是他的身份和主张东林元老啊以前这个名号在朝堂里是数一数二大势力的代表现在则成了过街老鼠除非真撇不清否则谁也不会主动承认自己曾经是东林党人。

这位不仅仅是东林党还是东林书院的创始人和顾宪成的地位不分高下。同时他所坚持主张的朱程理学又和眼下风头正盛的泰州学派、公安学派不太对付怎么可能被志在改革的皇帝委以重任呢?

“人无压力轻飘飘如果朝堂之中全都是一种论调没有任何反对意见不光官员们会逐渐失去干劲儿连朕也会满足于现状。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做为主政者最不该的就是只听到一种声音只相信一种理念。有了他在朝堂任职可以给朕当镜子给官员们当警钟。”面对王安的疑问洪涛不加修饰的道出了原委。

在谋反案过后浙党、楚党、齐党、东林党都遭到了毁灭性打击眼下朝堂里聚集了一群福建籍和河南籍的官员隐约有尊李贽和袁可立为首的趋势。

如果再不加以制衡用不了多久泰州派和中州派就会取代浙党、东林党继续掌控朝堂的话语权打压异己、争权夺利。

可李贽和袁可立本人并没有这种想法完全是官员们见风使舵硬生生给抬上去的。皇帝也没法提前打招呼这不成此地无银三百两了嘛。

该怎么刹住这股风潮呢?洪涛想了个简单易行的办法召在野的高攀龙入京任职还是六部九卿之一。这样一来不光东林党人能松口气还会让那些墙头草多寻思寻思别急吼吼的又去抱另一条粗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