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礼国公和雷霆战将(1 / 2)

x 冀鋆出资派去李家军驻地附近“考察”的那群人已经在边境站稳了脚。

其中有几个关注农作物的人给冀鋆送来了他们在当地的成果:玉米黄豆土豆还有有一些干菜。

这里面冀鋆见到了久违的木耳!

冀鋆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在京城的菜市场见到了蘑菇。

但是冀鋆对蘑菇有点“畏惧”心理在前世急诊室每年因为食用蘑菇中毒的人不在少数!

不过好在市面上进行买卖的蘑菇已经不陌生。没见过的坚决不碰也就是了。

但是木耳却没有见到。

冀鋆给冀忞描述木耳的样子冀忞依言画出来。

冀鋆派去的人在边境城镇顺利找到了“木耳”。

原来在当地的偏远山村已经有人以木耳为食物了。

但是因为不易保存且口感也一般并不为众人所特别喜爱自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冀鋆的人在当地摸索出来木耳的种植方法因为那里木材质量好空气好光照好木耳涨势喜人。

成熟的木耳采摘下来后又被晾晒成干运回京城给冀鋆。

但是更多的依照冀鋆的建议大部分交给了李家军的军师宇文烟铭。

其余的用来跟燎戎进行“物物交换”。

起初燎戎对这个“黑不溜秋”的东东一脸的嫌弃也是新鲜的木耳也不如鲜花好看。

晾干之后的木耳更是扭扭曲曲如虫子一般看起来确实不怎么样。

不过不要紧冀鋆让人讲解介绍木耳的好处!

尤其是说到可以润肠清除体内垃圾增强免疫力咳咳强身健体等好处后再亲自演示几种做法并现场品尝也吸引来许多人的关注。

冀鋆心中有个想法因为冀鋆目前没有亲自到边境去实地考察所以觉得自己的想法可能有点幼稚。

冀鋆如今将目光放到了“燎戎”上面。

燎戎地小人少与北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果通过对燎戎施加影响将燎戎的人心拉拢得靠近大周将是对北燎的重要威胁。

冀鋆觉得相对于北燎燎戎肯定不大愿意打仗。

好比打仗都是损失一百两银子人家北燎有几十万两做后盾而燎戎的银子可能撑死了才一两万。

如果不停地打下去北燎有足够的人马地域和资源可以修整后东山再起。

而燎戎可能就直接国灭身死。

因此燎戎摄政王才来大周试探。

燎戎也好北燎也好与大周开战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草原的游牧人相对于大周的农耕人们更加依赖于天气生活极为不稳定。

一旦遇到天灾比如暴雪暴雨狂风洪水牛羊死伤不说就是人都难以抗拒。

即使没有天灾一旦流行瘟疫对人和牲畜也是严峻的考验。

当他们活不下去的时候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毙也不可能抱着刀箭等死可不就是去抢么!

但如果他们在遇到天灾瘟疫的时候也有活下去的依仗除非是遇到特别好战的分子否则很大程度上都愿意相安无事。

冀鋆派去的这些人里有些人孤家寡人一个且在江湖上有仇家追杀到了边境可以安顿下来。

还有一些人拿了安家的银两愿意去新的地方闯闯看。

还有的纯粹就是好奇和帮忙。

这些人的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比较执着认真。

也有的做着做着就没有了信心半途而废中途逃走的也有。

不管怎么样都是一种尝试冀鋆想自己在现代掌握的知识不是特别庞大和全面但是至少有些先进理念。

在理论结合实际的过程中一定会有许多的坎坷但再苦再难也要有人去做。

说不定自己煽动了这只小小的蝴蝶翅膀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会有惊天巨变。

无论如何自己做的这些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利国利民历史终将会给自己一个正确评价!

想到此冀鋆不由得一阵心潮澎湃。

边境来信中提到燎戎的摄政王迭刺苍舒回去后与李家军商议曾经短暂地开放了几次“边市”。

就是双方各自出点商户拿着各自的产品在边境进行交换或者买卖。

但主要的形式还是交换。

这也不难理解比如燎戎的人缺粮食他们本地没有粮食或者产量低有再多的银子也买不到。

信中提到有几个面庞白净的商人跟燎戎人交换中明显吃亏用几车的粮食就患了几张毛皮。

这几个商人还话里话外流露出是京城的王爷嘱咐的。

冀忞看到这里笑问冀鋆

“堂姐你说是广宁郡王的手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