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一章 你决定他的去留(求月票)(1 / 2)

锦衣状元 天子 1449 字 2023-03-11

唐寅要外调不太可能是朱四或朱浩的意思而是杨廷和的意见。

正式致仕前一定要削弱皇帝的势力把明面上的帝师给调走再稳妥不过。

至于张璁上调中枢并不在朱浩任何提议中朱四也没在朱浩面前提过眼前来看更多是文官派系的一种猜测。

依附皇帝的新派官员中张璁因提出大礼议而居首功现在就算皇帝不提别人也会觉得只要杨廷和离朝张璁必会被调回京城至于当什么差事全是各方瞎猜。

「敬道你跟张秉用是同年对他可有了解?」余承勋问道。

朱浩点头:「多少有些接触此人因为多次会试不第好不容易考中进士后便急功近利或正因如此才在议大礼的事情上过于激进。」

「嗯。」

余承勋点头「那你以后可要防备他这样的人往往没有容人之量。你虽是他同年却只怕他不会在仕途上帮到你反而会暗中找你的麻烦。」

余承勋似乎看透了官员的心思。

照理说朱浩跟张璁是同年如果张璁得势或会以年谊来提拔朱浩一手但这只是理想化的状态说的是两个不得志的同年进士或能互相扶持而张璁却不同这个幸臣多年不得志一朝得势行事必然出人意表。

朱浩是状元不假却没有新皇的背景张璁多半会出手打压……凭什么我只是个二甲进士你却是状元?还那么年轻?

凭什么你在京城时得到杨廷和赏识多番委以重任而我却要一直被外放?你不是有能耐吗?我就要把你派到偏远的地方眼不见为净。

人性之恶在官场体现得尤为明显。

即便现实是朱浩帮过张璁朱浩也明白不能指望张璁「感恩图报」官场中就没有恩情一说所谓的恩情更多时候是一种敷衍和对外展现关系的手段等到受恩的人真正大权在握时反戈一击时可一点不会手软。

「敬道《武宗实录》你我都没办法亲自修成了说起来我们都为之做了不少事成书那天或许你我还有机会回京师希望到时你我都能守住为官者那股锐气……来来来我敬你一杯。」

余承勋说得有些凄凉听他的口气更像是被发配。

其中的关节就不是朱浩所能知晓的了看来是杨廷和所做安排至于余承勋是犯了错失去杨廷和信任还是说委派其到外地别有目的就不得而知了。

……

……

随后是杨廷和第八次请辞。

此时已是七月初。

距离历史上杨廷和离朝的时间只剩下六个月。

在朱浩相助下杨廷和致仕的时机其实已经成熟不用等杨廷和再一次请辞就可以安排其「荣归故里「。

不过杨廷和得到正式致仕的批复前朝中先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人事任免。

先是罗钦顺没有如期到礼部履职尚书职务因居丧守制不得不半道归乡随后吏部左侍郎汪俊升迁礼部尚书即刻上任。

刑部尚书林俊则在其多次请辞后加太子太保致仕由左都御史金献民为刑部尚书也是即刻到任。

至于左都御史之职则以总督漕运、淮扬巡抚的右都御史俞谏回部担当但此人赴京履新尚需时日。

兵部尚书彭泽曾一度被认为会最早撸下尚书职务的杨廷和派系官员却称病躲过一劫皇帝特地准许留部调理身体也允许其在康复前不参朝其兵部尚书职位暂时得到保留只是兵部内事务多由两位侍郎担当连之前充任三边总督的李钺都回到京城协助打理兵部事务。

一系列人事安排下来看起来都是杨

廷和的人退下去后换上了同派系的人但其实已令杨廷和对六部中除户部和工部外的掌控逐渐软弱无力。

因为杨廷和已是第八次请辞这次嘉靖皇帝对于杨廷和请辞的奏疏又是留中不发很多人觉得杨廷和或许真的就要致仕了。

很多人已在做最坏的打算就是杨廷和退下去后以同派系的蒋冕为首辅继续推行杨廷和的政策即收拢西北军政减少朝廷财政支出扩大对江南等地税赋征收同时减少中原百姓负担……

一系列举措其实也是一种安民手段从富庶的地方多征收赋税对相对落后且容易遭灾的地方加大赈济力度同时减少皇帝在兴修宫殿上的开支以文臣的权力限制皇权让西北军民过一种不至于饿死但也吃不饱的生活如此方达到文官所推崇的仁治。

这天朱四出宫到了思贤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