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字卷 第三十一节 说服,帮手(第五更求票!)(1 / 2)

数风流人物 瑞根 1442 字 2022-06-23

冯紫英尽可能用简单易懂的话语来让练国事明白即便如此冯紫英也知道练国事估计被自己这一个多时辰的灌输都是迷迷瞪瞪的没有三五日慢慢消化根本别想弄明白。

这个时代朴素的生产价值观遇上了超越时代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其结果就是如此。

“紫英按照你的说法如果要化繁为简去除有些可以暂时不管的枝节关键问题其实就是两点嗯人和银子的问题都要汇聚在一起一是为了解决日益增长的人口糊口谋生问题要么寻找更多适合种粮的土地比如你推出的东番拓垦战略?要么就是要大力推动工商业发展大建各类工坊吸引那些无地缺地的农户去干活儿靠在工坊干活挣银钱来维系一家人生计……”

不得不说练国事还是有些本事的虽然被冯紫英一阵科普填塞和忽悠但是还是能从中梳理出有些门道来。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冯紫英点头。

“但现在你提到的这些丝绸、瓷器、茶叶、棉布、药材、铁器就算是海外需求还有很大的缺口但如果一直这么不断地建造工坊海外那些南洋也好西夷也好日本朝鲜也好甚至蒙古诸部和乌斯藏也好他们人口有多少能买得起这些东西的人又有多少有这么大的需求么?这种增长恐怕是有一个尽头的吧?”

练国事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冯紫英所说的许多他都认可但是却也有自己的坚持和怀疑。

冯紫英都差一点儿被练国事给问住了所以千万不要小瞧古人智慧。

或许他们没有自己那么前瞻的眼光和开阔的眼界或许他们没有自己带来的数百年的经济发展理论观念但是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他们却胜过自己不少。

就像练国事所说的那样南洋、西夷和日本朝鲜有那么富裕能无休止的购买丝绸、瓷器和茶叶么?便是大周朝的寻常百姓? 这些东西也不是想买就能买得起的吧?

“君豫兄的担心的确有一定道理但是小弟也可以负责任的说就目前来说? 我们大周的这方面还远不能满足西夷、南洋这些地方的需求? 可能君豫兄未必知晓我们大周之外还有多大? 西夷和南洋的人口加起来可能并不比我们大周人口少土地更是比我们广大得多所以一定时期内? 我们并不需要担心这一点? 当然君豫兄担心在二十年三十年之后可能是一个问题但是正如君豫兄所言如果我们大周强盛起来? 寻常百姓如果都能买得起用得起丝绸、茶叶和瓷器时? 我们又何须担心这些工坊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呢?”

冯紫英用未来的内需把这个大饼圆满的画了回来。

练国事被勉强被冯紫英说服了? 他不能说普通百姓几十年后都还是无法买得起用得起这些东西? 哪怕不可能随随便便买和用? 但是遇到节日或者婚丧嫁娶办大事时? 是不是可以买和用呢?

“另外君豫兄的担心我还可以用另外一个角度的解释来宽解。”冯紫英继续道:“将来随着人口的增长整个大周人口基数还会有一个很大的膨胀同样随着朝廷面临外来的威胁增大对外防御和运输都会提升像造船、火铳火炮制造? 对铁料这一块的需求也会有一个我们可能想象不出来的巨大增长? ……”

这一点练国事倒是很能理解? 现在贫苦人家全家上下的除了菜刀和犁头外? 甚至连柴刀可能都是几家人共用一把铁锅也是破了又补反复使用原因无他就是铁料太贵? 如果能够解决铁料太贵的问题那么这种需求也会有一个巨大增长。

而冯紫英所提到的无法想象的巨大练国事估计应该是指在军事上的需求比如火铳火炮和板甲乃至于在水师舰队的铸炮需求以大周现在的铁料生产能力的确还远远不足。

“紫英这一点我大略理解了但是我还是觉得单靠这种工坊来吸纳无地或者缺地丁口恐怕未必能行关键还是得有足够的地和米麦……”练国事的分析判断还是很谨慎。

“这一点君豫兄也说得没错但是田土从何而来除了垦荒可现在好田好地基本上都已经有主了要么安南要么南洋可能还有一些但这并不意味这就没有其他办法了米麦都只能栽种在平地对天时要求也高但还有些新的从西夷引入回来的东西一样可以供人饱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