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黑衣蒙面(1 / 2)

池歆的确第一次坐船,不过听人说过货船上有客舱,与堆满货物的货舱不同。但是人家顺路搭载他去风家,想来已经是勉为其难,他何必给人添麻烦?

再者货舱内的条件已经比奴棚好多了。奴棚几乎四面透风,周遭是猪圈马厩,气味更难闻。现在货舱内的活禽都有笼子不会乱跑,偌大的舱室没有别人在,就睡他一个,又似乎无人管束,岂不是相当惬意?

池歆也完全没有铺盖的概念,住奴棚的时候,运气好能有干草铺垫,没有的话挤在火塘边也行。现在船上并不冷,席地躺在木质的舱室地板上,比直接躺冷硬的泥土地舒服多了。在他看来这就是个木板床。遮风挡雨有地方睡觉,条件不错了。

他找了个不碍事的角落,枕着衣服包裹躺好试了试,缝隙有点窄,好在他不胖不高,腿脚稍微蜷缩起来,感觉没什么大问题,晚上困了直接在这里睡下就行。

唯一让他有点担心的是吃饭的事。刚才那位风家的管事没有提,他也没敢多问。不过看起来肯定不能白吃闲饭。他不如放下行李到船上去,若是他抓紧出工做事,说不定就能领到吃食。

池歆除了那个装了一套衣服一点草药的包袱之外,再没什么东西。将包袱塞在不碍事的缝隙之后,他不敢耽搁,站起身,按照刚才走来时的记忆,回去了甲板上。

他上船时已经是中午刚过,船头直向北一刻没停,如今已经是傍晚,能看到夕阳照在甲板上映出金色余辉,天很快又暗了下来。

河道比刚才窄了一些,不过足够他们这样的大船并行三列。左右都能看到更小的快船,已经挂上了灯笼。越是接近码头船越多,或是运人或是拉货,前后穿梭,再往远能见到码头之外的房舍炊烟连片。

原来江南这么富庶如此热闹呢。不像塞外的圣教,周边几个村镇,入夜后全都黑漆漆静悄悄。除了圣教总坛,往山下瞭望,亮灯的只是几家富户或者圣教的分舵,平民少有人家舍得晚上点灯。

现色逐渐暗了,江水湍急打着灯笼都看不清,他猜测到了晚上,他们这艘大船也会靠岸整顿。除非是急事赶路,白天.行船、晚上靠岸补给才是常理。

他早上喝了那么多粥,到现在入夜,终于又有点饿了。他并没有每日几餐的概念,以前在圣教,一天混到一顿饭就挺好,犯了错挨打受罚动不了无法出工,饿上几日也是常有的事。如今他想不通,怎么又饿了呢,明明早上吃过,下顿等明天再吃也行。

可是下顿总要提前有个着落才好。

他四下张望,正好看到甲板上有个中年男子带着两个半大小子搬运空筐子,或许是等靠岸后,要拿着这些筐子收纳新买的物品。竹篾编的筐子不重,他顺手也跟着一起帮忙整理,手里有事情忙,他的精神就集中了不少,晕船的不适也缓解了许多。

那中年男子是江南口音,并非风家的家仆,上个码头搭了船,这个码头就下船收货。他带着两个儿子干活本来有些忙不过来,却不敢问风家那些穿着体面的仆人帮忙。如今见池歆面生,又穿着粗布麻衣,衣服样式不是风家家仆,料他也是搭船的人,便受领了好意。

池歆手脚麻利,帮着将筐子码放好时,船已经靠岸了,他又将筐子给他们递送下去。光干活不说话做事勤快,那中年男子不免感动,临走问了一句:“小兄弟叫什么名字?”

“我叫池歆。”池歆诚恳回答。

这中年男子并非武林人士,自然没听过池歆的名字,只知道果然不是姓风的。风家人说是北方世家大族,连仆人都自持身份不与贩夫走卒多话。这个池歆却面善和气,还主动帮忙,是个好相处的。那中年男子于是笑道:“小兄弟谢谢你,看你有心事,需要帮忙就直说。”

池歆这才大着胆子,略有些不好意思的问:“大叔可知船上厨房在哪里?”

中年男人恰好听见池歆的肚子咕噜噜叫了几下,便憨厚笑道:“小兄弟是要找吃食啊?这船上只有风家开伙,别的客商是自带干粮,或者停船时下来买热食。我们上岸就不回来了,去吃新鲜的饭食,随身带了干粮没吃完。小兄弟若不嫌弃,就送你。”

池歆连连道谢,感激的收下一个小布袋。他刚才没干多少活,本没有想到会得到人家的谢礼,谁料对方不嫌弃他无知,还如此客气给了吃的东西。

他目送那父子三个离去,这才打开布袋,惊喜的发现里面是两个用艾叶裹着的饭团子。艾叶散着清香,饭团子虽是冷的,却是白米做成掺了些盐,能多保存个一天半天。

他只舔了一下,香气扑鼻还有咸味,比他自己煮的甜菜粥似乎更好吃呢。他实在舍不得一下子都吃完,只掰了小半个吃,尝尝新鲜之后,将其余的裹好又装回了布袋子。这下,明后天的吃食就有了,他心中的小焦虑瞬间消散。

他本就内向,有了吃的便又回了货舱。耳听着船上有人上上下下,却没人进来货舱,他也不太敢主动再出去闲逛问东问西,唯恐风管事寻他时他不在这里,再被误会他要逃跑,或者耽误了正事惹人埋怨。

结果一直到入夜,船上完全安静下来,都没有人来找他。他似乎被遗忘在货舱角落了。现在饿是不饿,就是有点口渴,他这才偷偷溜上甲板找寻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