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不过是治经教子打理家业。回乡前我已经在上官那里打点过,若日后衙内有缺,他会再来征召于我。”
想起他那个胖墩墩还不会走路的大侄子,张易点点头。
这时候的人普遍结婚较早,世家子弟较为宽松,但像张暄这样年近三十才得一子的情况也已经算是晚的。这几年重重孝衣加身,也难为他还能抓住时机成家生子。不过,这样就不好托他去洛阳看看朝廷的情况了。
也怪他以前翻看演义的时候总是囫囵吞枣!知道曹操发迹自黄巾之乱却不知道他是在哪一路立的功;知道十八路诸侯酸枣结盟讨伐董卓却不知道董卓进京到底是什么时候;知道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却不知道刘备是怎么混进的讨董联盟……
“易弟,你对日后可有什么计划?如果走举荐一路,切记要提前准备好钱粮,出孝后多多参加文会;如果想投奔族亲,仲景伯父那里倒是可以多多联系。”
听到张暄的问询,张易摇摇头,揉了揉酸胀的双眼:“我打算先去颍川、陈留等地游学。”
张易的回答让张暄有些意外,不过他想了想,倒也赞同他的打算。他们南阳虽是帝乡,但要论文风之盛还是得数汝颍等地为先,世家林立人才辈出,是个求学游历的好地方。
若知道张暄的想法,张易怕是只能给他一个诚恳的微笑。
颍川之地可以说是曹魏谋士的大本营,先不说他到底能不能在那么多智谋之士中打出声名,就算真能做到这点,到时候大概黄花菜都要凉了。游历汝颍只是一个顺带的目的,他真正的目标是找到酸枣!
酸枣之盟的时候曹操还没有真正发迹,他一个识文断字通经晓史的士族子弟投靠过去,应该还能搭上对方班底组建的末班车。只要站在曹营这边,他、还有整个张氏,至少可以太太平平的苟到东西两晋时期……说起来他身体再好也活不到几百年以后。
想到这里,张易忍不住扯了扯嘴角——他果然就不是个能做事的人,其他穿越者穿越以后想的都是振臂一呼征伐天下,再不济也是金榜题名青史流芳,就他只想着能苟一段日子是一段,最多也就带着全族一起苟。
“易弟,你在想什么?”
“苟……没什么,我现在感觉好多了,我们去前堂吧。总不能一直劳累四叔他们帮我们。”
狗?
习惯了张易总是神来一笔的思路,张暄一边默念着长兄如父,一边回忆着亲友中谁家有豢养好狗,一边起身同他往前头走去。
旷野荒茫,青山埋骨,葬礼结束后,张易住进了他爹新墓旁仓促搭建起来的简陋棚屋里。医圣伯父以心疾需要调养为由,给他争取到了一块小小的蒲草席,以及棚屋内壁可以涂泥挡风的待遇。
对着前来送他的几个兄弟,张易拱手致谢:“这段日子,小弟家里就托赖几位兄长看顾一二。”
“易弟且放心。你我两家相邻,你家有什么事我都会注意着的。”
“说的没错,我听我阿母说叔母早上已经能进一些糜粥了,易弟你在这儿也要照顾好自己。守孝哀苦,我在庐里给你放了几卷书,但是久读劳神,还是得以身体为要。”
“多谢子升从兄。”张易有些感动。
像是都约好了似的,以张子升为首,这个说会送一副围棋过来,那个说会按时将族里县里的消息传信与他。轮到张暄,他招手唤来远远候在一旁的仆从,从他手中接过一个藤篮,张易眼尖的发现篮里的布包似乎自己扭了一下。
他有种不祥的预感:“这是?”
“前阵子你不是想养狗?我给你寻摸了一只两个多月大的幼犬,已经被训练的粗通人性了,正好养在庐前看家护院。”见张易一脸意外之色,张暄越想越觉得自己的主意好,托着藤篮递过去,“你放心,它每日的饭食我都会让送饭的仆从一并给你送来的。”
……
这是饭食的问题吗!?
他为什么要在守孝的时候伺候一只狗?
他住在破茅庐里每天吃糠咽菜,却还要看着一只狗在他面前吃肉啃骨头?
张暄木木的接过藤篮,看了眼篮子里睡的正香的肥嘟嘟的小黑狗,只觉得自己全身的力气都被它压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