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时宜(2 / 2)

而且,还没法说谁是对的,谁是错的。

两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又各自坚持自己的思路,那还破什么案子,精力和时间全都消耗到争论和争吵上了。

再一个,下面配属的办案人员也都是精锐,他们也有着各自的想法和判断。

两个头头起了争执,一帮人里一些支持正职的想法,一些拥护副职的思路。

执行命令时必然无法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

这样一来造成的结果,那可是灾难性的。

正是处于这样的担忧甚至是教训,副组长作为专案组中权利排名第二的人,就不能有太强的能力和个性。

他的职责,也不是对案情起到主动的推进作用。而是查缺补漏,在压力下队伍产生极短情绪,或是生出急功近利的想法时,能泼冷水踩刹车的人。

换句话说,就是防止自组长以下的所有人,为了破案而做出踩线或是越线,甚至不明智的行为。

比如围捕岛国上忍的那晚,刘毅呼叫增援。

现...场指挥收到消息后,马上试图调动临近的搜捕人员赶往事发地。

从现...场指挥的想法来说,这个命令肯定是没错的。

但换个思路,如果一旦是敌人在使用声东击西,或是牵扯战术呢?

按照现...场指挥的命令去执行,原本完备的包围圈,必然出现缺口或是薄弱环节。

敌人很可能抓住这一点,让整个围捕行动前功尽弃。

当然,你可以说刘毅的能力出众,他肯定不能认错人,也必然能拖住对手。

可从理智来讲,从来就不存在“肯定”好“必然”的事情。

相比于现...场指挥的命令,副组长的决定才是最为稳妥的。

当然,这种稳妥很可能是建立在牺牲掉刘毅的基础上。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高玥才在眼下这个最不应该耍小性子的时候忽然爆发。

当着一屋子的人的面,把副组长损的差点儿原地自爆。

其实,在高玥还没有把难听点话说出口的时候,杨胜利是完全有机会喝止住她的。

但他却没那么做。

这不是因为杨胜利对自己的副手有意见,而是因为他敏锐的察觉到了一个情况。

那就是对副组长的不满,其实是专案组中所有人的普遍情绪。

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其实是副组长自己。

当然,也有一定的大环境的因素。

通常在类似的专案组中,副组长明知自己能力不足,所以大多在公开场合时是不会发言的。

一方面是藏拙,一方面是营造出一种沉稳感,来维护自己的权威和形象。

其实,副组长本人也明白这个道理。

不过这次的案子实在是太大了,如果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个人前途什么的都不去考虑。

对于国家来说,都无疑是巨大的损.失。

所以,多次在案情出现僵局时的大小会议上,干着急的副组长总是忍不住帮着出谋划策。

但实际上呢?

专案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从各个口抽调的最精干最精锐的人手。

以副组长的能力,他能想到的问题或是可能,别人早就想到了。

之所以没有说出来,是因为在提出来之前,就已经在脑子里排除掉了。

就好比大家凑在一起打麻将,你手里拿着两个一万、两个七万和一个八万。

脑子里正计算着牌面,分析是糊六九万呢,还是糊一七万。

而副组长却在一旁,一会问这牌是不是能糊七万,一会儿又问是不是能糊九万。

一次两次这样也就算了,时间一长满屋子的精兵强将,便看透了副组长的能力。

有能力的人对没有能力的人,天然上就会生出鄙视的情绪。

你一个没有能力的占据高位也就罢了,还总说些蠢话来打断大家的思路,这就更加招人烦了。

尤其是今晚,副组长焦急之下一会儿一句。借用高玥的形容,那就是说了一堆的屁话。

最要命的是,很多还是得罪人的“屁话”。

比如刚刚怀疑军方在小章岛的问题上,是不是存在着隐瞒。

在这个案情紧急,所有人都焦躁异常的情况下,一会儿瞎出主意,一会儿乱插言,无疑将所有人的反感情绪推到了极致。

在刚刚高玥拍桌子顶上副组长的时候,副组长因为气愤没有注意到。

当时满屋子人的视线,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质问声虽然是从高玥嘴里说出来的,但屋内差不多所有人,都在用眼神质问着同样的话。

副组长没有注意到,但杨胜利却扎扎实实的看在了眼里。

就现在这种火上房的情况,他作为专案组的组长,一切行为都必须从队伍的整体稳定性出发。

而不能为了维护副组长的权威和脸面,去进一步挑逗大部人的不良情绪。

基于这一点,就只能让副组长先委屈一下,到外面去冷静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