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第 44 章(2 / 2)

徒留老头吹胡子瞪眼干着急,跳脚叫着,“丫头,你别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

见人跑远了,他眉眼耷拉下来,蹲着,满面愁苦地嘟囔:“况且你···”

阿谈端着双手各端一盘花生米,自他身后走出来,顺口问:“什么孩子?”

老头吓得蹦了起来,不耐烦挥手驱赶,“一边去。”

那头李月娘在李妍房中瞧见方文媛与李延年凑在柳树下不知为何,不由一挑眉,露出惊疑之色。

李妍纤细的十指在红丝线中翻转缠绕,百忙中看了窗外眼,说:“想不到你院中真正是能人辈出,一个小小的厨娘,竟然写得一笔好小篆。”

李月娘奇道:“你不能替他写吗?”

李妍将成型了一半的符节放在阳光中照了照,摇头,道:“我可不识字。难道你就识文断字?”

李月娘闻言一惊,并不答话,反问:“你这编的什么?”

“中秋节拜月的符节。”

她惊诧不已,才知道原来中秋有拜月习俗,只是多年在苏府怎未听过如此说法。

问过才知,只有女儿和孩童需要拜月。

苏三自己是男儿,又满府皆是须眉,哪里知道这些。

二人议定十五那日一同拜月。

李月娘回到自家宅中,夜里在怀中摸了摸,那书笺竟然不翼而飞。

索性她并未打算赴会,自然不在意,转脑便忘。

时日一下子便飞转到中秋那日,这期间,文知倒是消停,再无邀约。

人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以往身居内宅有所不知,李月娘如今身处这闹市,才见识到众人对月的崇敬。

中秋前一旬,各家就陆续准备拜月的祭品和道具。

月饼乃是最主要一味,而后各色时令瓜果,更有甚者,家中男性长辈到山林中猎一头獐子,几只小兔作祭品。

到了八月十五这一日,城中凡十二三岁的孩童,着成人服,到拜月楼或自家庭院焚香拜月。

小郎君祈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梳”,

小娘子则默默许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为了拜月,李妍特意订了一身宽松的月白绸缎深衣作祭服。

李月娘风闻,亦想凑一把热闹,到了成衣店,被告知特供中秋拜月的祭服已在两日前售罄。

她于是只能从日常的裙衫中挑拣。

可惜她这一两年极少将心思放在穿着打扮上,而后开倾城楼,整日围着灶房转悠,衣裳多为直裾,有时为了方便干活,她甚至穿着男儿的短褐衣,

唯一拿得出手的也只有那套广袖流仙裙。

而此时,方文媛正在搬了个小几,经坐,虔诚地涂画。

李月娘好奇地凑上前,问道:“你这画的兔子?”

她完成最后一笔,将纸推过来,点在其上详细介绍,“这是玉兔捣药,这呢,是月神娘娘。”

李月娘看到一旁已画好的已经垒成几高,瞬时瞪圆了眼,难以置信地看来,“这都是你画的?”

方文媛点头,说:“共需一千张,如今方差十张,索性趁这日月神娘娘出来前画完。”

看她目瞪口呆的样子,方文媛乃笑说:“我数月前就开始着手画。一日几张地下来,倒不费事。”

黄眉老头在躺椅上翘脚,捻着一大把黄胡子,慢悠悠地说道:“丫头,这是月光纸,拜月焚香当日笼火烧的,一千张,乃是风俗,这些小娘子哪个不盼着貌似嫦娥,再寻个如意郎君呢。”

方文媛回头冲这老头笑着一点头,夸赞:“正是水爷爷说的,不独我,这长安里,大家小户的小娘子,便是再拮据,也会每年备好这一千张纸,八月十五这日,烧了以祭月神娘娘。”

李月娘就问:“你怎么知道,不是独女子才拜月吗?”

黄眉老头丢了个你很无知的眼神过来,不及说话,已有人接口。

“月娘,这拜月虽在小娘子间兴盛些,小郎君也并非没有,我十二三岁时便首着成人服,在自己庭院焚香拜月。”

说话的是阿谈。

李月娘满眼惊异,问:“难道你们郎君也求貌似嫦娥,日后嫁得才貌仙郎?”

黄眉老头一口酒喷了出来。

方文媛掩面大笑。

阿谈则一脸愕然,而后红了面,连连摇首,直说:“不是,我没求···”

话未说完,便咳得面红脖子粗。

孔呆子难得柱了跟拐杖出来,黄眉老儿劈头就问:“小子,前几日托请的祝月祭文如何?”

孔安国先呆了呆,才往怀中掏出一团绢帛,扔过来。

黄眉老头展开看一眼,又扔回去,吼道:“你扔哪了,都胡成一团墨汁,今晚我家丫头怎么拜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