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免死金牌(2 / 2)

韩远前真心实意地感动了:“多谢大人!”

这时,城楼下的百姓发现了他们,黑压压的人群争先恐后地往城楼下涌,纷纷跪地高呼:“朝廷万岁,长公主殿下千岁!”

声音真切有力,连日不绝。

……

京城,长公主府。

萧瑜坐在大厅主位上,看着下面躬身立着的郑永明,心里只不住地感慨,自打她打算将郑永明收为己用到现在,郑永明没让她失望过,甚至比她想的要做得更好。

宜州的一点一滴,包括宜州许多百姓和官员现在对她的维护,长公主府的暗卫早就快马加鞭地传给了她。

想到这些,萧瑜面上也染上了几分真切的笑意:“郑大人坐。”

郑永明恭恭敬敬地坐在了右首客位上。

萧瑜眉梢一挑,指着左首客位:“这里没有别人,你为何不坐在这里?”

大楚以左为尊,一般来说,只有两人在的时候,主位之外,客人必定会坐在左首客位上。

郑永明恭声答道:“臣虽与晏大人尚不熟悉,但也听说过不少晏大人的事迹。臣虽痴长晏大人十几岁,但论能力来说,晏大人要远远优于臣。”

“除此之外,无论从官阶高低上来说,还是从与殿下相识时间之长短,晏大人都是臣的前辈。故而,就算晏大人此时不在此处,臣知道那是晏大人的位子,不敢随意冒犯。”

这话说的不可谓不漂亮,不管萧瑜要用他的原因是什么,晏尘陪了萧瑜这几年,情分总是有的。他不过才来,萧瑜对他不熟悉,疏离也在所难免。但他这样一说,不仅显出了他自己的谦虚,还说到了萧瑜的心上,无形中消除了一些萧瑜对他的疏远。

萧瑜算是认可了他这个说法,面上也多带了几分笑:“也罢,无论坐在哪里,说话都是一样的。”

她继续道:“你在宜州,事办得很不错,本宫也不是赏罚不分之人,工部尚书前几日已递了致仕的折子,现在那份折子还压在本宫这里没批,等下次上朝时就有信了。”

郑永明立马起身:“臣多谢殿下厚爱。”

萧瑜摆了摆手,让他坐,心里却又顺着刚才那句话想到了另一件事。上疏致仕的人并非只有一个工部尚书,事实上,连同工部尚书在内,还有一个人也上了致仕的折子。

是礼部尚书。

萧瑜叹了口气,工部尚书致仕的原因她清楚,可是礼部尚书明明还有几年,怎么就急着致仕回乡了,难道觉得做官不顺?

这段时间她恐怕还要为多出来的这个位子头疼,罢,先不想这些。

她看郑永明欲言又止,似有什么话想说,萧瑜便问:“你还有什么疑问?”

郑永明答道:“臣想求一个恩典。”

他缓缓道:“宜州之事之所以如此顺利,其中知府韩远前功不可没,很多事,臣不便出面,都是他在前面办的事……”

萧瑜点了点头,等他继续说。

郑永明道:“韩远前在宜州事上出了那么大的力,若不对他加以安抚,臣怕底下的人会心有不服。只是,又不能直接将他调进京,京里职位复杂,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臣建议,殿下不如还将他放到宜州,只晋一晋他的职位,也算是给他的一个恩典,他做事肯定会比以前更用心。不仅如此,这样也能让其他暂时不能为殿下做事的人知道,殿下从不会亏待下面的人,这样,以后想为殿下做事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萧瑜想了想:“他现在是正四品知府,要是再升,就只能升到省里去。”

她没继续说,反而问了郑永明:“你觉得应该将他升到什么位子上?”

郑永明知道这是在考他,于是他道:“宜州知府再往上,就只有一个布政使司和宜州巡抚了。巡抚担子太重,韩远前的资历,能力还不足,若是将他放在那里不仅不能服众,反而可能会损害殿下的声名。”

萧瑜问:“韩远前在宜州担任知府已有几年,本该就升任,如今又立了大功,若只是一个布政使司,他心有怨怼又该如何?”

郑永明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韩远前不会有什么怨言。”

萧瑜笑:“这话就空了。”

郑永明道:“虽然他现在只是升至布政使司,但他上面还有一个巡抚激励着他。现在不行,不代表以后不行,他立了功,这是真真切切的事,没人能抹去他的功劳,以后他要想当巡抚,也必然会比其他人的路好走。故而,臣敢断定,他不会有什么怨言,不仅没有怨言,反而还会加倍地做好事情。”

萧瑜点点头,心里极其满意,连声道:“不错!本宫得郑大人,可谓如虎添翼。”

郑永明忙道不敢。

萧瑜看了看天色,现在已是申时初,冬日天暗的早,于是她便笑说:“瞧本宫,一说事就忘了时间,天色已不早,郑大人刚回京城就来见了本宫。旅途舟车劳顿,恐怕你也倦了,本宫就不留你了,否则郑大人的妻儿该怨本宫了。”

郑永明起身道:“既然如此,那臣就先告退。”

萧瑜吩咐徐管家:“去送送郑大人。”

徐管家笑眯眯地抬手前倾:“郑大人请。”

郑永明忙道不敢,随着徐管家一同出去了。

等到了长公主府门口,郑永明向徐管家道:“下官先走了,冬日天冷,还请徐公公早些回去,免得受寒。”

徐管家笑眯眯地道:“不妨事,郑大人先上车吧。”

他目送着标有郑府标志的马车缓缓远去,方转身回了长公主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