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记载最早的隔壁老王(1 / 2)

“朱中郎,某走之后,这里就交给你了。祝;朱中郎,旗开得胜早日平定黄巾,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邓武对着身旁的朱儁说道。

“文渊放心,朝廷低续犹在,这些黄巾贼寇不足为虑。只是文渊此时离去,我军又将处于一段长时间的守势了。”朱儁无不可惜的说道。

邓武离开,肯定也是要带着兵马走的。这让本就兵力不足的官军,更加的捉襟见肘。

现在长社城中,总兵力就七万余人。其中,邓武所带领的北军精锐,已不足两万人。加上朱儁带来的一万八千精锐人马,也才三万出头。有三万人马,都是后方抽调过来的青壮。还有一万人马,是各路义军组成的杂牌军。

也就是说,现在长社城中。精锐人马,就邓武和朱儁从洛阳带出来的北军三万人了。

“明日我就带,一万青壮和五百弓骑兵离开。剩下的兵马,都交由朱中郎统帅了。”

邓武也知道现在敌强我弱,想带精锐人马走,肯定是不可能的。也只好把主意打到,原本长社城中青壮头上了。

这些青壮,都经历过简单的训练。又经历了,长达一月的守城战火洗礼。带回雁门,只要在系统的训练一下,就是一支精锐。

“嗯!如此也好。只是文渊在后方,俘虏的那些反贼。依我之见,还是尽快处理了的好。”朱儁又旧事重提的说道。

这也是,邓武跟朱儁在虎牢关分兵的缘由。

朱儁觉得,敢起兵造反,就得一网打尽,斩草除根。在宛城也是这么做的,在斩杀了赵宏为首的黄巾首领之后,又下令坑杀了投降的十余万黄巾兵。

古人对于胆敢造反的人,那真的是赶尽杀绝,毫不留情。三国的时候,还没有诛人九族一说。但是对反贼的亲朋好友和左邻右舍,那是相当的不友好。

而邓武毕竟是21世纪的人,他的理念是;首恶必除,余者投降可活。

听到朱儁旧事重提,邓武也不想跟他过多的争论。理念不同,争论起来也毫无意义。

于是说道:“武!这次回到雁门,少不了要跟异族兵马相见。这些人带回去,也都是征战异族的兵源。再加上并州苦寒,若他们能在缕次大战中活下来。某;不介意给他们一条生路。”

朱儁听完之后,感觉邓武说的也有道理。于是一边点头,一边又岔开话题说道:“明日,文渊就要带兵离开了,不知对这些黄巾贼有何破敌之策?”

邓武很想翻个白眼,有个屁的破敌之策。跟你理念不同,对待战争的战略是一样的,都是破敌。但是战术上面嘛!肯定也尿不到一个壶里面去。

想了想,邓武还是开口说道:“但凡有一口饭吃,谁又愿意把脑袋撇在裤带上面生活?所以我的意思还是,首恶必除,投降的饶其一命。”

看到朱儁马上又要反驳,邓武抬起手来,又说道。“只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朱中郎大可把他们都发配到边关,为抵御异族出一份力。还能为地广人稀的边关,增加人口户籍,创造税收。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朱儁听完邓武的解释之后,也勉强的点了点头。又开口说道:“如此!也好。只是文渊走后,我军中再无大将。不知文渊可否推荐一二?”

朱儁这老家伙,又打起了邓武盔下大将的主意。但是邓武都把自己本部兵马,留下来帮你了。居然还在打我领兵大将的主意?想的挺美的。

于是邓武开口说道:“孟德!心思细腻,又熟读兵书。有将帅之才,可助朱中郎一臂之力。”

跟在后面的曹操,闻言赶忙开口说道:“承蒙将军厚爱,操!愧不敢当。”

曹操虽然是历史上有名的枭雄,但是现在毕竟还没有成长起来。虽然才华横溢,但还是一个忠于汉室的热血青年。

曹操刚来到长社的时候,邓武还派王越去刺杀了的,想要把他斩杀在萌芽之中。可是,刺杀了几次。曹操总是以各种匪夷所思的巧合,躲过王越的刺杀。邓武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又亲眼目睹了一次之后,就放弃了对他的刺杀。转而往他身边塞沙子,也就是细作。

既然知道,他是以后肯定会成就非凡。这细作,可就塞的有点多了,足足五十余人。

这五十人中,有三十人,混在弓骑兵中,交到曹操手下指挥的。其余二十人,都分散潜伏到曹操的发家之地――陈留;伺机而动。

值得一提的是,潜伏在弓骑兵中的三十人。有一人,邓武总觉得异常的熟悉。好像以前在哪里听到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