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七章(1 / 2)

丫鬟端着锦盒走进来,里面用花笺写好数字,由在场诸位小姐抽取花笺。

杜明媚垂眸,手中花笺写着“十八”,她不知在场有多少人要上台,直觉这个数字偏后。

宋暖展开花笺,上书“八”字,偏头看见杜明媚手中花笺,微微蹙眉,小声道:“这个数字太后了,姐姐,我和你换吧。”

杜明媚弯弯嘴角,将花笺折好,眉眼弯弯,“不用,我先弹琵琶,休息片刻换上衣服正好舞剑。”

宋暖见状,便没有再劝。

杜明媚回头间,与不远处的吴筱筱对了个正着,吴筱筱愣了一瞬,立即低下头,急匆匆避开她的视线。

杜明媚抿了抿下唇,难道,吴筱筱之事还有后续?

抽好花笺,厅中诸位千金,起身自去准备。

杜明媚一边品茶,一边留意厅中情形。

第四位上台后,吴筱筱起身离开。

杜明媚拧眉,在心中数了数,若是按照目前的排序,吴筱筱应当在宋暖前面一位,这是有意还是无意?

第五位上台后,宋暖拉着杜明媚去隔壁屋子,准备上台。

宋暖绕到屏风后,在丫鬟彤管的帮助下换上舞衣。

杜明媚并非主角,只用纱巾蒙面,届时坐在角落弹琵琶便可。

宋暖换上七彩舞衣,长发束起,发间只簪了朵粉蓝大牡丹,衬得娃娃脸可爱娇俏,脸上戴着流苏遮面帘,精致小巧。

在郭府丫鬟的引领下,二人来到小湖边。

杜明媚抬眼便看到前方不远处的吴筱筱,眸光微沉,吴筱筱果然在宋暖前面一位。

联想吴筱筱之前的异样,以及吴筱筱手受伤之事,杜明媚心中顿时明了,郭如瑶与吴筱筱的小诡计果然还有后续。

先借口手伤,打乱宋暖的计划,再在宋暖前面上台,一手妙笔丹青,满堂喝彩,其后缺少伴奏的鼓舞便显得不过尔尔。

杜明媚偏头看了看宋暖,单纯不知世事,与她这种见过深宫各种手段之人,俨然不同。

少女明媚阳光,杜明媚的眸光微暗,郭如瑶与吴筱筱背地里做下的那些事,还是不告诉她好了。

但如此放过吴筱筱,似乎也太便宜她。年纪轻轻却有诸多小心思,不吃点教训,还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杜明媚抬头,看向身后,小湖不远处,几个小厮搬着面大鼓,正朝她们走来。

杜明媚嘴角微挑,心中已有计较。

吴筱筱半蒙面,手持狼毫,一气呵成。一炷香后,她放下笔,旁边两位丫鬟走上前,一头一尾将字画展开。

寒冬腊梅,朵朵艳红梅花傲立枝头,右侧空白处乃草书“红梅”二字,飘逸灵秀。

此画一出,赢得满堂喝彩。小湖两侧,称赞声从轻薄细纱中传出,赞不绝耳。

吴筱筱双颊绯红,眼眸明亮,既激动又害羞。她微屈双膝,蹲身行礼,准备离开,身后紧跟着她的贴身丫鬟。

小厮们已经搬着大鼓走到近前,为了让开路,以防意外,特意站在靠湖那侧。

吴筱筱与鼓面擦肩而过时,肩膀被人从后推了一下。吴筱筱回头,只看了一眼惊慌失措的丫鬟,身子便倒向大鼓。

厚厚的鼓面,结实的牛皮,就算有人摔上去,顶多被鼓面弹开。

谁知,吴筱筱整个人穿过两层鼓面,直直地摔进湖里,前后两层鼓皮,均留下一个人形孔洞。

吴筱筱的贴身丫鬟,跌坐在岸边,看见湖面上的水花,冷汗霎时流了满面。

杜明媚站在远处,斜睨那面色苍白的丫鬟一眼,率先惊呼,“快救人啊!有人落水了!”

周边丫鬟小厮纷纷回过神来,扛鼓的小厮们是男子,不方便入水救人,不敢耽误事,纷纷让路。

江南多水,丫鬟嬷嬷们大多会水,听到呼喊声,岸边与桥上,均有丫鬟嬷嬷跳入水中,齐齐游向吴筱筱。

宋暖吓得小脸煞白,站在岸边伸长脖子往前看,紧抓着杜明媚的手臂,满脸焦急,“筱筱不会水,这可怎么办呀?!”

杜明媚轻怕她的手背,缓声安抚,“莫担心,知府夫人敢把台子搭在这水上,必然做好了万全准备。”

杜明媚顿了顿,捏捏宋暖手心,将宋暖的目光引来后,她指着身后已经破烂的大鼓。

“你不如好好想想,这知府府里准备的大鼓,怎的如此‘薄如蝉翼’?”

宋暖愣怔,过了好一会,咬牙切齿,仰头看向湖边小阁楼,低声骂道:“郭如瑶真不是个东西!”

杜明媚轻叹,垂眸安抚,“知府位高权重,此事不宜宣扬。我们日后躲着郭如瑶便是。”

郭家在京中有人,又是虔州知府,不论是杜家还是宋家,皆暂时扳不倒它,只能避其锋芒。

“莫怕,稍后他们会搬新鼓过来。”

原本,杜明媚想到的法子,是趁着郭府丫鬟们摆放物品时,无意之中,当众揭穿鼓皮劣质,无法承重。

随后,千柳买通的郭家外院小厮会搬新鼓过来。

这么多宾客在场,郭家不敢含糊了事。

虽有郭夫人护着,此事最后查不到郭如瑶身上,但在场宾客皆不是傻子,更有熟知内宅各种手段的夫人们在,待宴会散后,宾客们回府细思,总能明白此事背后藏着的猫腻。

谁知,吴筱筱手受伤后,不老老实实待着,偏要找事。

既如此,杜明媚自然要顺着她的意。

杜明媚站在岸边,微微垂眸,居高临下地看着吴筱筱在水中扑腾,眸光微沉,嘴角微勾,因着面纱遮挡,无人看到这一抹极冷笑意。

吴筱筱被嬷嬷们扶着,从湖中上来,立即有丫鬟抱着披风跑上前,展开披风将她整个裹住。

虽是四月底,春末夏初,但湖水仍旧冰凉。

吴筱筱的身子控制不住地颤抖,嘴唇发白,全身湿透,眨眼功夫,脚下方寸之地便全是水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