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第三十章:开解(1 / 2)

让楚云闲入朝为官这事在朝堂上无人在提,私底下一些赞成的老臣却还没有放弃。虽然王丞相对楚云闲幼年伤过梁君末这事有怨气,但现在都是一家人,楚云闲是他小辈,和梁君末相亲相爱。他也逐渐抹去这个心结。

他个人赞成楚云闲带兵,理?由很简单,戚国军营的将领出现了?断层,这是一个很大的弊端,迫切需要有人能来把这个断层补上。当年煜亲王战死,戚国的武力就遭到一次重创,幸而赵钦河临危受命,稳住局面。

但之后戚国的武力一直低迷,就算梁君末努力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让军队看起来实力雄厚,但其中的矛盾一直存在。戚国年轻一辈,很难出现合适的领导人才?。

过世?的煜亲王是武将,按理?梁家两兄弟可以继承父业,可偏偏一个武艺平平,空有计谋,一个闲散王爷,对军事不擅长。而将军府赵怀武艺高强,可他重心在江湖,论打仗也是个门外汉。

除去这三人,在看戚国的其他世?家公子,不是年幼就是没经验,要想补上这个空缺,少?说也要个三年五载。朝中大臣不是没想过在军营中提拔年轻后生,但都嫌不足。他们一开始就要求过高,拿人和楚云闲相比,自然怎么比都是不如。

转眼楚云闲真到戚国,却不能委以重任,大家空欢喜一场,心里都觉得落寞。

王丞相还在琢磨这事,和柳尚书一合计,两个人想出个下下策。他们这些老骨头不适合与年轻人谈心,但小辈之间彼此往来,没有那么多顾忌。梁君末一口否决看似没有回旋的余地,但如果能从楚云闲的身上找缺口,也并非一点机会都没有。

都城不缺世家子弟,大家以结交的名义上王府拜访楚云闲,梁君末总不会拿扫把把人赶出门。

而且赶巧的是王丞相和柳尚书刚起这个念头,另一边梁君末就去将军府拜访。说是拜访不准确,说是求助还更恰当一点。

李玉寒的话让梁君末产生一股危机感,他嘴上说不希望楚云闲和李玉寒来往,但心里清楚让楚云闲一直闷在煜王府并不是办法。楚云闲的大名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不陌生,但这些人对于楚云闲来说都很陌生。放眼整个都城,楚云闲熟悉的世?家公子仅赵怀一人。

偏偏这个赵怀是个闷葫芦!

戚国的事都堆积在秋冬两季,梁君末不得空,只好换个思路。除了李玉寒,都城还有一位适合找楚云闲聊天的江湖人士——卓元青。

知道梁君末的来意,卓元青有些哭笑不得。

赵怀还没有回十二联盟,这次在家中住的时间较长。梁君末来的时候,卓元青正在指点他练剑。赵钦河在兵部当值,还没有回来。

关于梁君末在朝堂上拒绝楚云闲入朝一事,卓元青已经从赵钦河口中知道始末。虽不在朝廷,但嫁入将军府这么多年,他对朝廷上的事情多少?知道一些。加上江湖中的消息,不像朝廷这般,流传起来遮遮掩掩。

楚云征是个好交朋友的公子哥,卓元青和他有过几面之缘,对他的印象不错。在他的事情上,梁君末也曾透露一些,将军府算半个知情人。卓元青性格沉稳,足智多谋。梁君末的话骗骗赵钦河这种不喜欢在琐事上烦恼思虑的人还可,对付卓元青却不够。

赵怀练功出一身的汗,卓元青让他下去洗洗,自己邀请梁君末进屋谈。侍女给二人奉茶,卓元青让下人都先退下,不必在此伺候。

“王爷既然担心楚将军一人烦闷,短期内不能融入戚国,何不让他入朝堂?朝堂上有你相随,你们二人其利断金,岂不更好?”

“先生就别套我话了?,坦白跟你说吧。我好不容易才?让逸之离开战场,又岂会在亲手把他送上去。古来征战几人回,我宁愿他一生平庸,也不希望看见他步大哥后尘。”

许是因为卓元青的身份,梁君末和他说话时要亲厚一些。不能再朝堂上说的话,当着他的面都能说出来。卓元青是适合的交谈对象,他不仅会听,还会帮忙解决。以他的年纪和阅历,可让梁君末少走弯路。

“王爷此言差矣,你未曾问过楚将军心中所想,又怎知这是为他好?”卓元青不赞成梁君末的看法,一段感情需要两份付出。而不是一方单方面的付出,强硬的决定另一方应该做什么,而不该做什么。

所?有为别人好的口号,都是最不可理喻的自以为是。那怕初衷是好的,也不会得到自己预期想要的结果。楚云闲有自己的人生,他不是稚子幼童,而是一个成年人。他的道路应该怎么走,是由他自己做决定。

此前梁君末已经用楚家做威胁,改变过一次楚云闲的选择,这一次,如果还是这般自作主张,楚云闲只怕高兴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