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网游竞技 > 统计大明 > 第九十八章复社和几社

第九十八章复社和几社

推荐阅读: 情欲超市   小雄的故事   强制发情(abo)   都市偷心龙爪手   明月落我怀(1V1甜宠)   乡野欲潮:绝色村嫂的泛滥春情   豪门秘史   快穿之名器尤物   飘飘欲仙   交换的妻子   福艳之都市后宫   少龙外传(少年龙剑飞)   妻子的诱惑   我的年轻岳母   特种兵之美漫提取  

    孙承宗到京城还要两天,朱慈烺已经获得了江南士林对他的非议的密报,当然像李仕钊这种极端只是个例,不过江南对于给朱慈烺换老师的呼声确越演越烈。看。毛线、中文网

    毕竟大明对于长子继承制还是很在乎的,而且朱慈烺也只是个六七岁的孩子,即使大家觉得他有错,那也是老师的原因。

    朱慈烺听说迫于士林的压力,朱慈烺的那些老师已经有人打算提出辞呈了,这对于朱慈烺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朱慈烺还不知道那些人打的什么算盘。借着学习的名义,限制朱慈烺的行为,约束他对商业的插手。

    朱慈烺觉得他要感谢崇祯的劝解,这还紧紧是粮食一样就引起这么大的反弹,要是真的插手盐税,那搞不好自己还真的会被加害。

    这也给朱慈烺提了一个醒,大明皇宫还是危机重重,绝对不可以掉以轻心。

    而且朱慈烺对于太医的操守产生了言重的怀疑,医者本身就是读书人的身份,自范仲淹开始‘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已经使得医者的地位趋近于读书人之列,而更多的读书人学业无成之后转而投医也成了一种不错的选择。

    所以大明的医者是读书人,而这些读书人自然更容易被东林复社利用,做出他们认为利国利民的大事。

    而且从防疫军的反馈来看,十多个御医到了山西,能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而一个个争权夺利仗势欺人确是一把好手,而抢夺民间医生的成果,虚报功劳更是信手拈来。

    御医的官僚化导致此次防疫中,御医几乎没有什么贡献。

    要不是朱慈烺为了皇仁堂的名声,特批了一部分民间良医升格为御医,那么这次防疫的功劳就要被民间医生占完了。看‘毛.线、中.文、网

    现在鼠疫已经得到控制,虽然没有绝迹,不过随着治疗药物的发放,即使大爆发致死率也已经降低到十分之一以下,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对于大明来说,十分之一的死亡率还在承受的范围之内。对于朱慈烺来说也达到了预期效果。

    所以论功行赏也需要提上日程了,当初朱慈烺答应的官位也需要上报崇祯批准。

    当初朱慈烺之所以要许下这么多的官位,考虑的就是提高御医的地位,后世卫生部可是一个大部委,重视卫生才能降低死亡率提高新生儿成活率。

    大明人口基数已经很大,朱慈烺觉得只要把卫生工作搞好,即使不鼓励生育,大明的人口也会迅速增长。

    以目前御医的功绩来说,想要把他们提高到大部委级别那根本是想都不要想,三省六部制研究上千年,朱慈烺也没有觉得他一个太子就能说动崇祯进行变革。

    不过御医的问题还是要解决,除了招募民间良医补充宫廷用医外,加强对御医的防范也很重要。

    大明自有成例,御医问诊开方之后,由內监抓药配药熬药,所以一般情况下,只要保证方子没有问题,那么御医很难有机会对药物动手脚。

    所以朱慈烺对东宫典药的诊病、开方、审核、抓药、熬制、试药等环节又进行了细致的规定。尤其是试药必须由他当面看着试药太监喝下,确认没有问题才喝。

    接着就是饮食,东宫饮食一直由东宫自己的小厨房制作,而崇祯和皇后偶尔也会赐下美食奇珍,这些都由贴身女官亲自尝过之后才会给朱慈烺吃。

    东宫的防卫由李若琏带着的锦衣卫负责,安全上也没有问题。

    做好了自身防御之后,朱慈烺就琢磨着反击了,敢说他不可君天下,这不是找死么?

    江南士林复社一家独大,但是复社之下确也并不是铁板一块,朝堂上挑起的党派之争很难动摇江南复社的统治地位,但是复社确并不是不可以分化瓦解。

    现在云间有几社,浙西有闻社,江北有南社,江西有则社,又有历亭席社,而吴门别有羽朋社、匡社,武林有读书社,山左有朋大社,佥会于吴,统合于复社。

    大家虽然同属复社但是学派之间也有争夺,只不过因为复社太强所以压制了那些杂音。

    现在情况确不一样了,大明开放了报纸管制,天下喉舌也不再是复社一家独大,加上这次为了粮食导致的江南非议,朱慈烺也终于下定决心进一步打击复社。

    而最合适的目标就是几社了。

    几社位于松江府,也就是后世的魔都地区。‘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作为江南棉织业的中心,不管治学水平怎么样,光从财力上来说,就足以跟复社一较长短。

    而且几社的几位大佬可比复社那些有骨气多了,几社六子中有三人抗清,一人早死,仅有一人降清,比起复社大佬来说有气节多了。

    几社以‘绝学有再兴之几,而得知几神之义’而得名,非亲族故旧师生不得入,比起复社那种大开方便之门招收的社员要稳固的多。

    所以几社又有财力,又有气节,社团稳固,绝对是适合跟复社掰手腕的社团了。

    两者虽然都号召复古,不过复社更倾向于政治社团,他们的口号‘蠲逋租,举废籍,撤中使,止内操’无一不是带有明确的目的,为其利益阶层说话。

    而几社更像是一个文学社团,主要头目更喜欢闭门读书,吟诗作词。

    朱慈烺把刘若愚、李若琏、统计司司正黄清源、典算司司正程钱、报纸负责人王进财都叫来:“江南粮商的反弹很厉害呀,老刘,你收粮计划进行的怎么样了?”

    刘若愚低头说道:“我已经跟江南各地官仓协调,我们会利用他们的仓储剩余来囤积粮食,到时候会由皇明海运运输。”

    朱慈烺又看了看统计司的司正黄清源:“江南种粮情况如何?”

    黄清源递上一份奏章:“在李千户的帮助下,我们对松江府、太湖县、江西九江县,湖北黄冈县等十余个县进行了调查统计,其中松江府太湖县等地本地已经没有余粮外销,其余地区还在统计。”

    朱慈烺敲了敲椅子扶手:“从各府县调阅档案,调查往贫困地区倾斜,若是江浙无粮可购,那就证明这些地方百姓不缺吃的。”

    黄清源拱手:“是。”

    朱慈烺敲着椅子扶手说道:“李若琏,你想办法让复社生员写一篇文章,怼一下松江府的棉花种植导致大明粮食不足的问题,然后暗示一下几社说是读书人,其实就是一群织布的低贱匠户商户,说一下他们罔顾国家大义,只知道自己赚钱满身铜臭这些事情。”</div>小说阅读_www.shuoshu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