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武侠修真 > 行侠江湖风云录 > 正文 第十二章

正文 第十二章

推荐阅读: 都市偷心龙爪手   豪门秘史   交换的妻子   乡春   极品儿媳妇   (快穿)炮灰求生记   妻子出轨:女人的秘密   跑男之神级摄影师   玄幻万界之无限反派   鬼帝霸道宠:萌妃,太腹黑   快穿:男配你认错人啦!   花儿与少年之至尊天王   快穿:反派不按套路来!   商梯   一统三国之杨家将传奇  

    上官敏行并不知道这其中会有这样重大的关节,但他知道,童长风为了夺回这部书在茶馆中杀了四人,而他自己也是身受重伤。

    上官敏行将书打开,准备按着童长风的要求,为他读上一读。全书尽是用蝇头小楷书写,每个字都写得都很有法度,显是一习练书极久者所书。

    上官敏行读道:“夫习武者,当以克敌为上,御己次之。拳c掌及器械皆为外形,外形通过心法克敌,是以心法为上乘武学。武学只练外形,终不能成就上乘武功”

    上官敏行边读边想,是了,这部书说的如果只练拳法和各种器械的套路,这些只是外在的表现,而真正的高手,首先要让自身强大起来。

    这部书分为心法c轻功c内功三大部分,上官敏行为童长风读了一遍。读完,已经接近子时。

    童长风听完似有所悟,但又如坠云里雾里。童长风心道,上乘的武功不可能一下子掌握,应当把这部书拿回枫叶谷,有师弟伊律行的指点,不愁无法掌握。于是他从上官敏行手中接过这部书,小心地用布包好,妥贴地放入怀中。

    上官敏行吹熄了灯,两个人上床睡觉。

    童长风想到这部书让枫叶谷死伤那么多人,心中仍不免忧伤。他把双手放到怀中可以摸到书籍的位置,这才沉沉地睡去。

    上官敏行爬上了一座高山,那山陡峭异常。登上一个平台,上官敏行忽然发现爹爹和妈妈正在平台的一端,他非常高兴,原来爹妈并没有死去,那么是谁骗我说爹妈死去了?上官敏行忽然满腔委屈,他哭喊着向爹妈跑了过去。但爹爹和妈妈好像并没有听到他的喊声,两个人转身向崖下一跳,上官敏行伸手就去抓

    上官敏行一下子被惊醒了,原来是一场梦。上官敏行知道,爹和妈妈确实被仇人害死了,再不能活转回来了。想到这里,上官敏行又无声地流下了眼泪。

    天已大亮,上官敏行擦掉一身的冷汗。他向童长风的床上望去,那张床上却空无一人,就是那床被子也是散乱地摊在那里。上官敏行并不在意,他以为童长风出恭或者办什么事了。院门大开着,也许童长风走时忘记了关上。

    上官敏行出了院子,他并没有看到童长风的身影。回到屋里,上官敏行开始做饭。从六岁开始,上官敏行就开始学着做饭,因此他做饭的熟练程度和水平都远比童长风为好。很快,上官敏行就把饭菜做好了。他将饭菜摆上饭桌,等待童长风的归来。

    一直等到中午,饭菜都凉了,童长风仍然没有回来。

    童大哥去了哪里呢?上官敏行的心里隐隐有些不安。傍晚的时候,上官敏行在村里转了一转,见到了许多的村人。上官敏行一句话不说,只是向他们躹躬,感谢他们帮自己埋葬了父母。可是,他却没有见到童长风的影子。

    上官敏行又等了两天,仍没有见到童长风归来。在这两天里,上官敏行想了很多。为父母报仇,那就要让自己拥有上乘的武功,这样才能杀掉害死父母的仇人。如果武艺低微,就算练到爹爹的那种程度,那么也会被仇人杀掉。

    到哪里才能学到上乘的武功呢?上官敏行首先想到的是少林寺。数百年来,那里一直是武学的圣地。上官敏行想,那里的人个个都是武林的高手,就算在那里学不到武功,那么也会打探到江湖上谁在使用这种梅花透骨钉。

    主意一定,上官敏行马上行动。

    两匹马的鞍具都还齐全。因为爹爹和妈妈常年走镖,鞍具还有备用的。上官敏行见爹爹的那套鞍具上面染有血迹,就把那套鞍具换了下来。枣红马和青花马一直拴在马棚里,见到上官敏行,它们像见到亲人一样不停地打着响鼻儿。上官敏行无声地搂着它们的头,心中又是一阵难过。

    上官敏行在家中的米柜等处找到了一些银两,有两锭大的,共十两,还有一些散碎的银子。上官敏行也不清楚这些银子能不能行到少林寺,他只是觉得出门肯定少不了银两。上官敏行到附近的集市上将两锭大分肥换成散碎的银子,为了路上花着方便。

    在堆放杂物的小仓库里,上官敏行找到了爹爹用过的一柄剑。上官敏行将剑抽出,剑身闪着寒光。上官敏行知道,行走江湖危险,一定要有一个防身之物。他不清楚这爹爹为何弃用了这把剑,现在自己出门,正好用来防身。

    找到这把剑后,上官敏行才想起,父母用来防身的两柄剑呢?为何没在他们的身上?被仇人拿走了?上官敏行只能这样推测。

    上官敏行把那两枚梅花透骨钉用两块厚布包好,放到一只皮囊里,以便给武林的高手辨认是谁在使这种暗器。

    上官敏行把院子又打扫了一遍,便去向邻居陈老翁辞行。

    上官敏行对陈老翁说道:“这所院子以后就拜托陈老伯照看了。院门也用不着关,如果有过路的客人要住进来,也就随他们去。我只是担心雨水,别把房屋淹了。陈老伯有时间就过来看看最好。”

    陈老翁连连点头答应,脸上露出不舍之意。

    这是上官敏行第一次出远门。以前,上官敏行最远到过三十里远的镇上。那里前年陪爹爹去那里办年货。去年的时候,本来也要随爹爹去那里的,可是爹妈在走镖时为上官敏行找到了《易经》。上官敏行很早就从塾师那里得知《易经》这本奇书,只是无缘品读。塾师把这本书说得神乎其神,上官敏行还想,古书也读了不少,难又会难在哪里呢?拿到书后,上官敏行才知道,塾师说得有些道理。那些平实的语句中,包含的语义变化无穷。因此,即便是书中很多话语能熟练背诵,但其中的奥秘和隐含的语义仍无法索解。因此当爹爹要上官敏行一起去集市采买年货时,上官敏行便不肯随行,他要留在家中琢磨书中的道理。

    衡山一带,风景秀丽,山山水水很有特色。上官敏行初次离家,他的眼睛就有些不够用了。除了想起父母双亡仍暗自悲伤外,上官敏行就是觉得骑在马上并不是一个好玩的事情。以前,爹妈在家时,上官敏行觉得骑马有很多的乐趣。他常常在爹妈不注意时,将马牵出去骑乘。妈妈的那匹青花马乖些,上官敏行大多牵出的是那青花马。一次,枣红马在院子里未拴,上官敏行一跃跨上,但还没出院子,他就被枣红马甩下马来。爹爹怕他受伤,喝斥他不要随便骑马。现在上官敏行骑在马上还不到一天,他的大腿根部就被磨破了。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