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玄幻魔法 > 回到清朝当皇上 > 正文 40.第四十九章 淮军进上海

正文 40.第四十九章 淮军进上海

推荐阅读: 情欲超市   小雄的故事   强制发情(abo)   明月落我怀(1V1甜宠)   乡野欲潮:绝色村嫂的泛滥春情   快穿之名器尤物   交换的妻子   伪装学渣   极品儿媳妇   特种兵之技能大师   与爱同行(原名娇娇师娘)   男医(妇科男医)   曲颖王锦程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剑来   娱乐大亨  

    [第1章正文]

    第40节第四十九章淮军进上海

    公元1862年2月某日清晨,上海十六铺码头。

    晚清最繁华的航运枢纽。

    上海政界要员c商界巨贾战战兢兢伫立岸边,翘首盼望着一支身负特殊使命的武装船队到港。

    江对岸,就是太平军的营寨。一个月前,太平军主帅一一忠王李秀成亲自都统12万精兵,将清军层层围住,上海已成一座孤岛。

    这只船队从天津大沽口清朝天津水师大营开来,将运来数千名强悍善战的雇佣军,为了迎接他们的到来,上海官绅们付出了巨大代价,仅是雇船运兵就花费18万两银子,这几乎是上海每月税收的三分之一。

    这几千援军,是上海官绅们最后的希望。

    然而,当这些兵将登岸列队时,人们却大失所望。原来这支武装就是李鸿章刚刚组建的淮军。他们土里土气c穿着不一,武器也是七长八短,他们满嘴脏话,由于在船舱底下闷了几天几夜,身上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这支军队,看上去就像一群沿街乞讨的叫花子。

    有人议论,这些兵并不是出名凶悍的湘军(后编为卫军第一师),而是两淮一带乡下人组建的新军,名叫淮军(后编为卫军第二师)。

    那个高个子的主帅,官职也不高,只是个任职不久的礼部侍郎,现在任上海道兼理吴淞粮道,也就是地县一级官员,名叫李鸿章。

    人们不禁狐疑忐忑:保卫大清的财赋命脉,保全官绅们的身家性命,难道就是要倚仗这名不见经传的淮军么?

    谁也没有料到,上海居然能够在太平军凌厉的攻势下坚守如此之久。

    自从一年前太平天国失去了长江上游重镇安庆,南京门户洞开,战局陡然逆转。江浙c苏杭成为太平天国唯一可以倚仗的财税来源和后勤基地,于是开始了声势浩大的东征。

    当时曾国藩湘军的主力还在安徽,而太平军动用总兵力超过50万,在长江下游没有强劲对手。一年间横扫江浙重镇,上海,也志在必得。攻破宁波c杭州,太平军忠王李秀成对战争前景乐观起来,仅有3c4万守军的上海绝无招架之力,于是他分出不到四分之一兵力约12万人,委任副手统领,围攻上海

    1862年的年初,上海遭遇一场50年以来最大的暴风雪。飞雪持续了整整三天三夜,黄浦江居然结冰封冻,可以行车走马。上海官绅惊恐万状,太平军极有可能越过冰面,攻入市区,甚至租界。所幸太平军装备对严寒天气准备不足,衣服单薄,新配备的后膛枪机油也被冻住,拉不开枪栓,这场不期而至的暴风雪延缓了太平军的攻势。官绅们意识到,这或许是老天爷给上海的最后机会。上海之战,关系到太平天国东山再起的全盘战略是成是败。又事关江c浙财阀士绅们的身家性命。而租界里的英国人c法国人和美国人为了自身贸易利益,也扬言要参战。当时,上海的道台吴煦(已经被肃顺处死)c苏松粮道杨坊(已经被肃顺处死),这些人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情况,组织了一些外国在租界的雇佣军,史料上称之为“华尔洋枪队”(已被解散,其中华人士兵被编入醇亲王的部队,洋人教官等全部驱逐不用,后被李鸿章重金聘用,卫军第二师,进驻上海后,开始习洋操,就是由这些洋人教官训练)。

    这些西方雇佣军人数仅有一两千(况且已经被解散),加上驻防的清军也不过三四万人。与太平军12万大军相比,这点兵力实在是杯水车薪。朝廷已经否见了英法联合舰队介入国内战争的请求。

    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延缓了太平军的攻势,使得上海的清军和西方人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就在李秀成错失战机之时,来自安庆的“乞丐”一般的中国雇佣军也悄悄地开进了上海。谁能想到,正是这支军队扭转了1862年苏南的战局?成了“挽救”上海的大赢家?

    朝廷正规军普遍惧怕打仗,早已不堪调用。于是,当上海危在旦夕之时,上海的官绅们很自然地把求救的目光投向了安庆,投向了曾国藩。

    1861年11月,户部主事钱鼎铭作为上海方面的说客,携带乞求出兵的书信来到安庆。可是此时曾国藩已经奉命进京,曾国荃署理两江军务。但是曾国荃不愿意去救援上海,他更愿意率领湘军从上游来进攻天京,争取夺取天京首功。

    当时,湘军中能够担此重任的还有老将左宗棠和老营“霆字军”指挥官鲍超。可前者要顾及浙江战事,后者要策应曾国荃,都无法抽身。

    李鸿章不甘久居人下,早晚要成军。此时正是良机,于是上海官绅们演出的一场哭请救兵的话剧,使李鸿章意识到:机会终于来了!李鸿章意识到,救援上海是自己成军的绝佳机会。他主动请缨,要返乡招募一支军队。

    李鸿章,生于道光三年正月初五,即1823年2月15日。身高一米八,有大才,有大志向,有霸气。16岁中秀才,20岁赴京城求功名,写下“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的诗句,蜚声士林。虽是一介书生,却常自比西汉名将霍去病。

    利用两淮的子弟,建立一支新的部队,李鸿章就像变魔术一样,一下变出13个营六千多名衣衫不整,目光凶悍两淮官兵。但是他的部队还为成型,就被调入京城,使得李鸿章,自立门户,救援上海的美梦破灭,而他也随旨进京。当了一个礼部侍郎。

    可是命运似乎在开玩笑一样,就在李鸿章死如死灰的时候,机遇再次来临,上海危急更重,现在春寒料峭,李秀成的部太平军准备不足,无法在寒冬季节开战,但是春天将到,到时上海必然沦陷,朝廷已经无兵可派,最终命令李鸿章以礼部侍郎,上海道,吴淞粮道的身份带领淮军前往。

    后卫军再次改编,李鸿章部改编为卫军第二师,兵额5五由于,还有一个水师镇,而且皇上把新建造的黄鹄号和超级黄鹄号,都拨给其使用,使得李鸿章的水师,一下子成为大清内河水师中战斗力,装备最好的水师,为保卫上海,做出众多贡献。

    李鸿章的淮军进驻上海后,乡勇们看着八旗的贵族们就来气,一些士兵专门挑衅和八旗的少爷们打架,打的旗人不敢出门。只好哀求李大人管束一下士兵。

    当上海市民看见英国轮船运来了这批衣着参差不齐的人时,不知道这些人是干什么的。这群乞丐般的游民,有的穿麻鞋,有的穿草鞋。当市民们发现这群人褴褛飘飘的衣褂上还坠着一个“卫”字时,才知道这是从安徽远道而来解救自己的“淮军”。市民们戏称这些淮军为“叫花子兵”c“大裤脚兵”。

    此前,上海作为通商口岸,已对外开放20余年。市民的眼界是开阔的,老百姓的风气是开化的。他们见过驻扎在上海的清兵,那是些穿着统一色彩和样式“号衣”,腰佩弯刀的旗军;在上海滩耀武扬威的洋鬼子兵,目空一切,专横跋扈,当然是不受老百姓欢迎的;刚到上海的淮军,不仅从阵容上看不像军队,就是从他们的步履言谈间,也没一处看着像军队。满口土话,听起来和洋语差不多。说的啥意思,上海市民一点也听不明白,于是,上海市民都讪笑起来:“这支大裤脚兵,能帮阿拉抗御‘长毛’吗?”至于这支军队的首领c瘦高的“云中鹤”李鸿章,上海人就更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