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历史军事 > 布衣青云 > 正文 第37章 赈灾

正文 第37章 赈灾

推荐阅读: 情欲超市   飘飘欲仙   方冉王铁柱   我的年轻岳母   刘铁柱赵艳芳   特种兵之美漫提取   恃宠生娇   淫男乱女   惹火娇妻:总裁大人太骄傲   他撩的刚刚好   外企红颜   王爷有疾:替嫁王妃太妖娆   买房!囤地!发家!致富!   爱如罂粟,赠你一世清欢   火影大召唤  

    这些县吏c衙役人人背着竹篓,里面都是事先做好的面起饼。

    既然有食物送来了,高辰等人也不用再去买食物。

    遂引导着他们,来到大侯乡百姓所在地。

    高辰从他们的口中得知县令以及县中官吏马上就会来大侯乡。

    县令也在全力调集县中的物资,准备暂时安定大侯乡的难民,然后等待郡中的救援物资。

    一乡遭灾,非一县之力能决。

    因为灾后的重建,以及为百姓的供给,最起码需要大半年时间,才能使受灾百姓恢复,能自己解决温饱。

    县衙并不存粮,而“丰年购粮”的,是地方,即郡府。

    朝廷也会大量的置粮仓,就是为了应对各种灾难。

    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储备粮制度。《礼记》有载:“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在以农耕为主的国家,经历了太平盛世,所储存的粮食绝对让人惊叹。

    如经历了“开皇之治”的隋朝,在杨广继位后,在洛阳城外建立洛口仓(兴洛仓),号称“积天下之粟”,建成之后,全仓可存粮食二千四百万石(三十亿斤)。

    历史上瓦岗寨原本仅万余兵马,占领了洛口仓之后,短时间内猛增至三十万。在李密与王世充的角逐中失去洛口仓,三十万大军土崩瓦解。

    唐朝建立后,统治者吸取了隋朝城外建仓c城内却无粮的教训,洛口仓“天下第一粮仓”的地位逐渐被建于洛阳城内的含嘉仓所取代。

    含嘉仓,是当今天下第一大粮仓。

    之所以建造在东都洛阳,不建造在西京长安。是因为洛阳接大运河,水运方便,舟车相会。

    号称:“帑藏积累,积年充实,淮海漕运,日夕流衍”。

    而长安“府库及仓,庶事实缺,皆籍洛京传输”。

    这就是安史之乱后,安禄山占领洛阳后,唐玄宗连饭都吃不上的原因。

    唐代大粮仓众多,仅含嘉仓,在天宝八载时,有粮窖四百多个,仓吏统计各种粮食共五百八十多万石。

    另外在开元二十一年的时候,洛阳城外的洛口仓就已经重置。

    含嘉仓的设计非常合理。仓吏在冬季封存粮食时,用“席子夹糠”法使粮窖隔湿保温。如此储粮,粮食不易发热c发芽c腐烂,谷子可以存放九年以上不变质。即便是稻米,最起码也能保存五年以上。

    此外,粮食被封存后,当时的仓吏还在封土上种小树作为监测手段,如果粮食发热c发芽,小树就会枯黄。

    虞城仅一乡发灾,属于小灾。

    按照唐代的制度,小灾由地方政府负责。每一个州都设有“常平仓”和“义仓”,使地方储满粮食,用以备用。

    大灾,如波及全县的旱灾c水灾c黄河决堤等,由朝廷户部负责。户部调集全国性的大粮仓c以及各州县常平仓c义仓赈灾。

    巨大灾害,则由皇帝亲自过问c指挥。如果灾难不止,便是皇帝德行有失,必须下诏罪己,以求上天宽恕黎民。

    当高辰带着这些拿着面起饼的官吏来到大侯乡之后。

    百姓们失落的心,流露出一丝喜悦。

    官府能雪中送炭,百姓们就会感激,就有重建家园的希望,正如今日阳光明媚一样。

    高辰站在高坡之上,看到洪水已经完全退去,留下的是满目疮痍。

    谁能想到?在几日前,这片土地上还是安居乐业的人们,人人期盼着即将到来的丰收。

    在正午的时候,县令谢斐c县丞郑伦c县尉郑伦等人皆来到了大侯乡。

    他们的官服下身,全部沾满了泥点,一个个看起来颇为狼狈。但是和“泥人”一样的大侯乡百姓相比,不值一提。

    “汴水可福我,亦可决我。今天看到乡亲们这样,身为百姓父母官,我心中在滴泪。诸位乡亲放心,我已经令人在城中打造帐篷,准备粮食。后续赈灾的粮食c种子c衣物等待向郡中禀告之后,很快就能送到。请诸位努力,重建大侯乡!”

    谢斐召集大侯乡的百姓,声色并茂的说道,说着,还用袖子擦拭了一下眼泪,像是为百姓担忧。

    一众百姓听到谢斐的担保,纷纷拱手拜谢。

    “高司户,你与大侯乡里正相互配合,这次灾难,有多少人丧生,灾民有多少?然后我上报郡中,请求赈灾。”

    谢斐又对高辰吩咐道。

    “遵命!”

    高辰领命。

    然后,高辰与各里的里正一起,开始统计各里失踪的人数。

    对于那些丧失亲人的家庭,高辰都出言安慰,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特别是靠近汴水决堤处的那几户人家,更是一个都没有生存。

    最终,高辰得出数据。此次灾害,失踪四十六人。

    对于一个乡来说,这是多么可怕的数字?

    其余大侯乡近两千人,全部遭灾。

    高辰将受灾人数报告给谢斐后,谢斐又声泪俱下的对大侯乡百姓动以情理,然后回归虞城。

    当天下午,又有衙役和小吏前来给大侯乡百姓送饭。

    另外还有数十顶帐篷,一些锅碗瓢盆c粮食被送来。

    明日,大侯乡百姓就可以露天起灶,自己煮粥做饭。

    这说明谢斐的基本工作的做的很到位,等到郡中大批赈灾物资送来,这将是一场完美的赈灾。

    由于高辰和张抃等人的职责所在,不可能一直待在大侯乡。

    在这次赈灾中,他们也被分配了任务,都要往来于大侯乡和虞城之间执行。他们也都很乐意。

    高辰临走前再次邀请高远德去虞城,高远德又果断的拒绝了。

    他知道高辰一定会很忙,怕和高锴拖累高辰。

    高辰无奈,留下一些钱财,托邻里帮衬点,返回虞城帮谢斐处理事情。

    在处赈灾期间,谢斐三天两头的来大侯乡,即便是不来,也会派赵兴或者郑伦来慰问。

    大侯乡百姓的生活用品逐渐被完善。

    每一户人家,都能分到一顶帐篷。

    在这期间,张九皋派出使者,来核实大侯乡的灾情。

    以防止出现县中虚报受灾人数,中饱私囊的情况。

    在这个时代,一乡受灾,向朝廷和地方报为两乡的情况可不在少数。

    (本章完)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