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玄幻魔法 > 念槐 > 正文 第二十五章 花开二度

正文 第二十五章 花开二度

推荐阅读: 情欲超市   小雄的故事   明星潜规则之皇   强制发情(abo)   明月落我怀(1V1甜宠)   乡野欲潮:绝色村嫂的泛滥春情   染指之后【校园1v1】   快穿之名器尤物   飘飘欲仙   交换的妻子   福艳之都市后宫   穿越肉文之肉情四射   万界奴隶主   我的年轻岳母   特种兵之美漫提取  

    我家终于有了吃不完的粮食。

    母亲没白没黑地在地里干,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可是无论她今天有多么累,好像明天早上又攒足了使不完的力气。她是跟全杜家庄的人较上劲了,就为了争她天天挂在嘴上的那口气。

    现在有了自己的土地,她相信凭着勤劳和汗水就能再创昔日的辉煌,她要把失去的荣耀挣回来,不,她要得到双倍的奉还。她要让整个杜家庄的人对这个家刮目相看,她也要做个“富人”。

    为此,创造财富成了母亲整个生活的终极目标,而下地干活是她创造财富的重中之重。回到家里,她还要照顾她的鸡狗鹅鸭,清点她的锅碗瓢盆,最后轮到“人”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母亲终于用自己的双手为这个家庭带来了粮食。她看着那一大瓷缸一大瓷缸的玉米小麦和一大垛一大垛白花花的地瓜干,何时见过这么多吃不完用不完的粮食啊!从来没有这么“富裕”过。

    当她自认为得到了她梦寐以求的“财富”时,她蓦然发现,“财富”已经不在粮食墩里,而在人们的口袋里了。

    不拼粮食拼纸币了!

    村里出了万元户了!

    母亲顷刻间没有了一点力气,真是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她一ut了。

    眼看着乡邻们都发财了。承包果园的人家,一汽车一汽车的苹果拉出去,一大把一大把的票子就到手了,家家都是万元户。

    虽说自己家的蚕茧卖了后也见了几个小钱,还添了一大件——挂钟,可是谁家的表还流行挂在墙上呢?都戴在手腕上了,还是电子的。你去张英家门口看看,人家人手一块电子表(包括那个拿表当石头砸的胖小子)。张英的妈妈一出门不干别的,撸起袖子专看几点了。张英的爸爸夹着皮包在外面做大买卖,眼看着一家人的装备级别打着滚儿地往上翻。

    我五叔更是财大气粗,盖房子修院子,原先两间小趴屋的篱笆小院被修整得比从前地主家的深宅大院还要气派。

    而且听说他刚刚抱回来个大电视。“电视?那玩意儿就是个小电影啊,这个也买得起?”众人有点瞠目结舌。

    随即杜家庄人的惊奇就变成了惊叹——趁着过年的喜庆劲儿,杜家庄又连上了三台十二吋黑白大电视。

    真是时代不同了,“电影”也进家门了!

    就连吴老头的养鸡场也在不断扩大规模,前几天他还是“养鸡专业户”,这几天又被称作“农民企业家”了。只是没有了学生供他“管理”,他不大适应,只好跟鸡较劲,一眼看不见,他又把鸡追得咯咯咯的一片乱叫,他老婆只好夺过他手里的竹竿,“管理”他。

    我母亲的失望c失落和失意化成了对家里人的无明业火,噌噌地往外冒。

    晚上,我和弟弟c父亲都坐下来准备吃饭了,母亲还阴沉着脸唠唠叨叨,一会儿就把矛头对准了我,数落我这不会做,那不会做。“你还不如大玲子(注:大玲子是天天在大街上晃荡,只知道笑不知道哭的一个傻姑娘),”母亲说,“你活着有什么用!”

    尽管这句话是母亲常挂在嘴边的,我已经听了多少年,可是每当这时,大玲子的笑歪了的脸浮过我的眼前,我还是不能被她的“乐观”所感染,一如既往地勾起我满腹的委屈,眼泪怎么也忍不住,吧嗒吧嗒地掉在饭碗里。

    突然“啪”的一声响,弟弟把手里的饭碗使劲掼在桌子上,饭粒溅了一桌子,屋里一时静极了。他用仇恨的眼睛盯着母亲,“以后别再说我姐是大玲子!”

    我以为母亲会像往日那样暴跳如雷,因为还从没有人敢这样挑战过她的权威。出乎意料的是,母亲没有发作,而是乖乖地闭了嘴。这一刻,她可能也意识到弟弟已经长大了吧,他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

    过年没意思了。

    年三十那天,我去街上转了好几圈,也没找到一个人影,都挤到人家的屋子里看“电视”去了。

    往年一到过年的时候,大街上要多热闹有多热闹,全村的孩子都聚在一起玩耍,大姑娘小伙子则一伙一伙的摆出矜持样,在街中央站着拉呱。

    如今就连这曾经比吸铁石的吸引力还要大的大年夜的路灯也魅力顿失,不能再引得一个身影驻足,冷冷清清地空自亮着。谁承想它们电器家族里会异军突起一“魔法盒子”,从此改变了过年的面貌,也将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从此人们将离它越来越近,离别人原来越远。

    最让人忧心的是,明天大年初一的新衣服该到哪儿去显摆呢?

    就在电灯与电视的此消彼长中,不变的是我母亲被节日的欢乐气氛反衬着的坏心情,往往越是这种时候,越能勾起她的烦恼和郁闷。而一进腊月就开始的繁琐忙碌的过年准备工作已使她的忍耐达到了极限,她终于在年夜饭之前与父亲大吵一架,赌气躺在床上,连年夜饭也不吃了。

    少了一人的年夜饭无论多么丰盛,照样如鲠在喉。我看见父亲别过脸去,偷偷拭掉了一滴眼泪,原来坚强得像斜山顶上的柏树一样的父亲也会流泪啊!对母亲的怨恨使我打消了再次劝她起来吃饭的念头,我和弟弟一人点上一根“滴滴金”,又各自拿了几小把,默默地向大街上走去。

    我和弟弟倚在电线杆上点到第三根“滴滴金”时,就看见一大团火花闪烁着,由远而近,张强来了。

    张强和他的高品质的“滴滴金”立刻驱散了路灯下的清冷,而我们三个在欢声笑语中终于找回了过年的感觉。

    张强提议说:“我们把所有的‘滴滴金’一块点着怎么样?”我和弟弟都说好。三把“滴滴金”立刻喷吐出美丽的焰火,形成了很大的气势。张强挥动手臂,转起圈来,形成了一个旋转的大火圈,我和弟弟也赶忙效仿,又有了两个流转的小火圈。美丽的火花纷纷下落,像春日里飘洒的花瓣。

    在那个大年夜的路灯下,有三个孩子一直在快乐地坚守。

    老槐树花开花落,杜家庄变换着春秋。

    那个课下,杜家庄小学的孩子们一伙一伙地在校园里打沙包。当我的沙包再次准确地命中时,我看到了那个被命中的美丽的身影——张东芝!你看,披肩的长发拂着脸颊,眉清目秀。

    张东芝真的来了!

    唐新文迎着她走出来,他们又双双向办公室走去。

    那是怎样的一个女人啊,优雅的眸子溢着无穷的韵致!那是怎样的一个男人啊,颀长的身躯透着不尽的风流!

    洋槐花开了。

    我凝望着校园里的老槐树,它是多么皲裂斑驳而又是怎样的浓情蜜意,原来它不惧风雨沧桑,为的是孕育这一树洁白的芬芳。

    校园外养蜂人又来了,成群的蜜蜂在密密匝匝的花心间进进出出,搅动了老槐树沉寂了一冬的生命,搅动了五月的气息。

    杜家庄的男女老少在这浓情的包围中,尽情地感受着那纯美的气息。他们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便醉在这如画的春光里。

    张东芝又行走在杜家庄的大街上,而且是作为一个老师,一个出落得更加标致的女老师,这比做梦还要不真实。

    她的到来使杜家庄顷刻间上了一个档次,不,何止一个档次,应该像苹果的验级板一样,从最末尾的那个圆圈跳到了最头上的那个圆圈,杜家庄连升三级。

    杜家庄的妇女们好像也跟着上了档次,之前,她们从摊煎饼的鏊子窝里出来,灰头土脸,头发像抱窝鸡似的就上了大街,如今,不把自己捯饬得油光锃亮就出不来大门。而且一开口文绉绉的,专拣那文明话说:“洋火”不叫“洋火”,叫“火柴”了。“皮果子仁”也不再是“皮果子仁”,改称“果米”了。当然在骂自己孩子的时候,她们还不得不拿出以前的大嗓门(文明话能骂人吗?)。

    张东芝的衣着和发型是与集市上的流行趋势脱节的,因为她遵循的是城市的标准。杜家庄的大姑娘小媳妇们就像当年王麦玲的母亲李玉花时代那样掀起了新一轮的跟风潮。

    结果是,张东芝身上的小偏衿的新式洋装变成了她们身上不伦不类的蹩脚货,像老太太夹袄上的大衿被生生地撕去了一块;而张东芝的被削头刀削出来的错落有致的披肩发到了她们那里就成了被狗啃过的麦芽草。

    可是不管是不伦不类的蹩脚货,还是被狗啃过的麦芽草,杜家庄的男人们都拿欣赏的眼光瞧着,虽然不能与张东芝相提并论,但至少离张东芝近了一步,离大城市近了一步,离时尚近了一步,最重要的是,离附近村子的那些土里土气的女人们又远了一步。

    在眼下的杜家庄小学里,你如果认为课下的主要娱乐项目还是杜香主导下的乒乓球台上的“涂鸦”或者张志生引领着的“牛年”游戏推广工作,那你就忒过时了。君不见,乒乓球台上只有旧渍在,未有新痕添;桌洞里,“牛年”已风干,成了标本。

    那么课下我们干什么呢?排着长队看张东芝。望着这个那些年我们共同“追过”的女人,这令我们像小时候跟随在她的身后一样着迷。

    永远不能忘记她抱着课本走出课堂的一刹那,青丝抚着脸颊,眉清目秀!那种美丽与文化交融的优雅看得人心里酸酸的,不敢直视,又禁不住想多看几眼。

    杜家庄的教育事业更是如日中天,这个第二张东芝时代大有突破第一张东芝时代之势。

    如果听说哪村的亲戚家有不听话的倒霉孩子,比如拦路扔石头,吓得乡邻们不敢从他家门口过的那一类,以及专门溜进邻居家的院子偷鸡蛋,逃学放坡火之流,村里的妇女就立刻把自己收拾齐整,挎上提包就一溜烟到到亲戚家去了。

    “赶快把那个熊孩子转到我们杜家庄小学去吧,交给唐新文和张东芝老师,不出几天,保管他变成懂事的好孩子。”她屁股还没坐稳就眉飞色舞地对亲戚说。

    说来也怪,不管这个孩子看上去多么不成器,只要交到唐新文或者张东芝手里,不打不骂,不久,一个“好孩子”就炼成了。

    就说村里的“小霸王”刚子吧,在转到张东芝老师的班上之前,从他的家门口过,就像过鬼门关一样,老远腿就打哆嗦,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遭到他的“暗器”的暗算。如今你就看吧,他走在大街上,见了大爷叫大爷,见了大娘叫大娘,彬彬有礼,乐于助人。刚开始人们还很不习惯,以为又是他耍的什么阴谋诡计。几番验证之后人们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但是随即新的烦恼出现了,这孩子尝到了做“好孩子”被人夸的甜头,一有空就满大街上蹓哒,专瞄“老爷爷老奶奶”,逮谁帮谁。

    “不用了,我自己能提,篮子里就一手指头大点的萝卜。”那老大爷在后面喊,刚子早跑没影了,给人送家去了。

    要是碰上推碾的老奶奶,他上去就推。那碾轱辘在他手里就跟滚铁环差不多,那老奶奶跟头咕噜地在后面跟不上。

    “慢点,慢点,我划拉划拉,怎么这么大劲儿呢?”老奶奶气喘吁吁地说。

    他意犹未尽,干脆拿过笤帚来,自己划拉,让老奶奶一边歇着去,弄得满碾道里都是玉米糁子。

    “别浪费了粮食。”老奶奶在一边干着急。

    从此,村里的老爷爷老奶奶们在出门做事之前,先要掐指算算时辰,千万别碰上刚子。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