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玄幻魔法 > 不奴隶,毋宁死? > 第22章 林黛玉的应景文学

第22章 林黛玉的应景文学

推荐阅读: 小雄的故事   都市偷心龙爪手   乡野欲潮:绝色村嫂的泛滥春情   洪荒少年猎艳录   都市皇宫   极品好儿媳   美人录   乡春   极品儿媳妇   陈超赵悦   娇妻狠大牌:别闹,执行长!   现代艳帝传奇之男儿巅峰   妇科男医生官场笔记   娇妻不二嫁   天价宠婚:双性总裁好凶猛  

    元妃省亲,见到美丽的大观园和众姐妹及宝玉,“凤”心大悦,乃命令各妹各题一匾一诗,命宝玉为潇湘馆c蘅芜院浣葛山庄各题一首五言绝句。

    于是黛玉搞起了歌功颂德的遵命文学。她题的一匾是“世外仙源”还有一点特立独行c自命清高的意味。她的诗,则完全是迎合恭顺,一副大大的良民状。她的诗是:

    宸游增悦豫,

    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

    添来气象新,

    香融金谷洒,

    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宠,

    宫车过往频。

    这里虽然也有一句“仙境地别红尘”,但这是说的是宸游(帝王巡游)所至景点的美丽。然后是山川秀,气象新,金谷酒,玉堂人(还如花之媚!),最后直言是邀恩宠,是赞宫车队,哪里有什么叛逆c傲世?看得出的倒是为元妃这个阔亲戚而与有荣焉的光荣感。

    而她代宝玉写的描写“浣葛山庄”一首《杏帘在望》,其倾向性更是有过而无不及:

    杏帘招客饮,

    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

    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

    十里稳花香,

    盛世无饥馁,

    何须耕织忙?

    此诗写得自然流畅,元妃赞之有理。但结尾两句未免太歌功颂德,以至变成了套话,显得俗鄙,又不合事实,难道那时已经全民皆舒服到不须忙碌耕织的程度了?恐怕黛玉自己也不相信。无他,黛玉也是恭顺良民,伟大贵妃的亲眷,大大的好人罢了。

    黛玉个性强,重感情,轻功名,在婚姻问题上深感痛苦,对环境与自己的运气总是唉声叹气,她如有反抗,也是个人性个案性的。但在大节上,在政治问题上,她并非另类,后人评之,恐不宜太拔高。

    还让人感到兴趣的是,写元妃令众女儿与宝玉做诗一节,亦不厌其烦地将宝钗与黛玉捆绑起来评说c叙述c夸赞。众姐妹写完诗,元春立即评道:“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姐妹所及。”而当宝玉略嫌吃力地遵命做诗之时,先是宝钗为之将元妃不喜欢的“绿玉”一词改作“绿蜡”,并为宝玉讲出“绿蜡”的出处,显出其才具在宝玉之上。然后是黛玉作枪手,用扔纸团这一古老作弊方式代宝玉作了杏帘在望一首,而恰恰是此首,被贾妃评为“四首之冠”,作者合写钗黛的用心,亦良苦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