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章 黑茶

推荐阅读: 情欲超市   小雄的故事   明星潜规则之皇   强制发情(abo)   电车里的日日液液   明月落我怀(1V1甜宠)   乡野欲潮:绝色村嫂的泛滥春情   飘飘欲仙   燕宫艳史/紫宸夫人   快穿之名器尤物   交换的妻子   少龙外传(少年龙剑飞)   伪装学渣   欲望华陵   穿越肉文之肉情四射  

    回到茶关的当天中午,张宏找到在镇农机站上班的堂哥去所里看着值班电话,然后把茶关所众人都接到了镇上的刘瘸子饭铺,又扛了两箱子三安老白干过来,热热闹闹地办起了庆功宴。(阅读)

    这顿饭,萧磊一改在县城宾馆那晚的矜持,放开了酒量,拿出了前世的手段,酒到杯干,两桌子人转圈喝了三个来回,把一帮子大老爷们儿喝的纷纷东倒西歪。

    刘小兵c黄钢c李建军三人就更不用说了,直接就被众人抬进了刘瘸子饭铺后面的窑洞里,七仰八叉地扔在炕上,睡得那叫一个香。

    在饭桌上,萧磊就和刘小兵等人打好了招呼,从饭铺出来,他回宿舍收拾了收拾东西,跟张宏拿上钥匙,开上小昌河,直奔青头岭而去,他可是还惦记着那几篓子宝贝茶叶呢。

    车到青头岭,萧磊并未直接去刘来银家,毕竟是警车,刘家父子刚遭了一场无妄之灾,警察上门可能把人吓着。

    萧磊直接驱车来到了张宏他舅舅家,委托他舅把刘来银唤来,还不忘嘱咐叫他去唤人时说明白只是随便问点儿事,不要紧张害怕。

    即便如此,刘来银上到张宏他舅家时,依然一脸忐忑,虽然已认出萧磊是昨日那位警察恩人,但还是小心翼翼,无比拘束。

    萧磊把刘来银带到隔壁空房,又出去给他端了杯水,先轻声细语地关心了他几句,又向他解释今天来纯是私事,和公家无关,消除了他的戒心。

    看刘来银已经放松下来,萧磊这才向他问起有关那几篓茶叶的事情。

    听到萧磊的问题,刘来银恍然大悟,他还记得昨日这个警察就对那茶叶好像很感兴趣,于是也就打开了话匣子。

    “这事儿呐,还得从光绪年那会儿说起,其实我家祖上不是梁山人”

    提起祖上的旧事,刘来银眼里多了几分神采,讲述也渐渐流利起来,片刻功夫,萧磊就知道了这几篓茶的来龙去脉。

    原来这刘来银祖上并非宁原人,而是来自湘南,是个茶厂的管事。

    前面提到,梁山县地处宁原西南,隔着定边山脉就是西疆,而茶关镇就紧挨着定边山脉,张朝峰被抓时所在的那座小山——青圪台——就是定边山脉的一道门槛。

    古时的梁山县内,就在青头岭附近,有一处小小的牢城所在,就像小说话本里官员断案时常说的一句:“流放三千里,刺配沙门岛。”这个牢城就和小说中提到的沙门岛一样,是一个流放犯人的地方,类似于现在的劳改农场。

    数百年间,王朝更迭,一批批犯人在此处繁衍生息,逐渐在周边形成了村落,慢慢的有了个镇子,因为镇上住的大多是牢头狱吏,所以得名“差官镇”。

    牢城废止于清代,不再有新的犯人流放至此,这里也就变得和别处无异。但毕竟起源不同,差官镇四下民风彪悍,乡民一直保持着习武的传统,青壮多会几招乡下把式,又讲究抱团,历来不怕王法c不惧械斗,梁山县志上记载的几次抗捐抗税,领头人都出自差官镇。

    也正因为如此,这里方圆百里内,反而既无落草山寇,亦无剪径毛贼,偶尔出一个半个偷鸡摸狗的宵小,断手断脚都算结局美好,大多是游街示众,乱石砸死。

    几百年来,灾荒c战乱不时席卷华夏,乱世多过盛世,但就在那遍地烽烟c盗匪丛生的年月,这一个小小的镇子也没咋遭过劫掠,虽然称不上一方人间乐土,但足可夸一声清平地界。

    民国时有逃难至此的落魄文人,考据梁山县史后,为小镇戏作一联。上联是:“小牢城,住作奸犯科之人,三千里外江阳盗,八百年间贼配军,叹人间,良善难存。”

    下联是:“差官镇,供鸡鸣狗盗祖宗,四十里内桃源地,六千男儿君子风,问圣贤?谁是小人。”其中涵义,发人深省。

    这里紧邻定边山脉,虽然山峻崖险,没有合适的通山大路,但由于地面安靖,无虑盗匪为患,也吸引了不少商人,百年间,一支支驼帮马队硬生生从这里踩出了一条小小的商路,横越定边山脉,直达西疆。

    由于这些人多以贩茶为生,久而久之,“差官镇”就改名叫做“茶关镇”。

    刘来银祖上在光绪年间贩茶,走的就是茶关一线,二十来人的小商队,牵十来批驮马,从湘南出发,一路风餐露宿,吃了千辛万苦,好不容易走到茶关,没等上山,就染上了一场时疫,二十多人熬不过去,落了个埋骨他乡的凄凉下场,唯有刘来银祖上闯过鬼门关,活了下来。

    虽然侥幸活下,但这位刘管事身体已大不如前,回头看看上千里的来路,想想一路的风霜雨雪,也就淡了归乡的心思,就在这青头岭村娶妻生子,扎下根来。

    刘来银说,这青圪台上那个茅草棚边上,就有他的祖宗和那二十几位同乡的坟茔,那茅草棚还是他祖上为同乡看坟所建,本来是一间夯土垒成的屋子,百多年来缺少修葺,塌的只剩半截残墙,唯有当年他祖上在这屋子下用石头砌的地窖还完好无损。

    那地窖里没有金银财宝,除了在战争年代用来藏些粮食,也只剩下祖上当年从湘南带来,卖剩下的三十几篓茶叶。

    这些茶叶包的挺严,在地窖里存了一个世纪还多,幸好当年刘管事把地窖修的质量颇佳,还用上好的青石巧妙地修建了通风口,三十几篓茶叶传到刘来银这一代,还剩二十七篓完好无损。

    刘来银不知道这些黑茶值不值钱,只是按照家训每年把茶搬出来放在阴凉处通通风,萧磊那日看见的茶叶,就是他从地窖搬出来通风时,被他儿子贪玩拆开的。

    听完了前因后果,萧磊暗暗点头,之前抓到张朝峰时,他也旁敲侧击打听过这些茶叶,当时刘来银只是简单回答是祖上传下来的,有了今天这一番详谈,才算清楚了来龙去脉,心里对这些茶叶也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估价。

    萧磊前世有一位籍贯湘南的战友,家里世代种茶,耳濡目染下,对茶叶的种种门道知之甚详,萧磊近朱者赤,被这位战友每年从家乡寄来的好茶叶养刁了舌头,也杂七杂八地了解了一些有关的知识。

    黑茶是华夏六大茶类之一,西川c鄂北c湘南c滇边四省均有出产。按照茶界通常的认知,黑茶起源于西川,年代可追溯到唐宋时茶马交易中早期。

    茶马交易早先是从绿茶开始的,但由于当时道路艰难,交易一趟即使从西川出发,到藏区也要三个来月,那时也没有塑料布,茶叶在马背上常常被雨雪淋湿,遇到晴天又被晒干,如此循环往复,出发时选好的绿茶到了目的地,早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至少从颜色上来看,从绿油油变成了黑黝黝。

    这咋办呢?总不能就这样原封不动再拉回去吧,只能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试着卖一卖吧。

    一卖之下,竟然广受欢迎。原来这貌不惊人c黑不溜秋的茶叶一经冲泡,茶水却是出乎意料的漂亮,汤色澄红清亮c美艳非常,而且味道浓酽馨香c回甘隽永,加之解腻效果十分突出,正合了藏人的脾胃。如此一来,黑茶之名便不胫而走。

    后来,随着历代制茶工匠的总结实践,原来在马背上完成的自然发酵工序也出来,成为了制茶工艺上的一大突破和创新,黑茶也逐渐成为外销茶中的抢手货,慢慢向中亚c东欧等更远处扩散。

    湘南黑茶正是黑茶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后世有茶界专家考证,在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一箱黑色颗粒物就是黑茶,如果此说法确实,那么黑茶的起源更要向前追溯九百余年,而发源地也要改成湘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