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都市言情 > 大秦孤竹君 > 正文 第八十六章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正文 第八十六章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推荐阅读: 情欲超市   明星潜规则之皇   电车里的日日液液   都市偷心龙爪手   穿越风流之情深深雨蒙蒙   乡野欲潮:绝色村嫂的泛滥春情   洪荒少年猎艳录   飘飘欲仙   豪门秘史   燕宫艳史/紫宸夫人   快穿之名器尤物   交换的妻子   我的美味儿媳   少龙外传(少年龙剑飞)   欲望华陵  

    第八十六章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李姓家族,是华夏一个最为显赫的世家之一。

    在世家大族形成后最昌盛的隋唐时期,有五姓七望之说,李,崔,卢,郑,王五氏。

    其中李姓就占了两望,一是陇西李氏,二是赵郡李氏。

    而这两大李氏望族则都出上古四圣之一的皋陶后裔。

    皋陶是与尧、舜、大禹齐名的上古四圣,为夏朝时掌管理法的理官,为夏朝立了五刑用独角兽獬豸作为治狱和法律的象征。

    理与李古字相通,后来皋陶的后人就用官名为姓氏,先为理,,一直到商朝帝辛时期,还是理姓氏后人一直担任理官。

    帝辛时期的理官理徵因为帝辛变法产生了冲突,被帝辛逐出朝歌逃亡,在逃亡途中摘得李子充饥,后来为了避难,改姓为李,定居陇西,并以李子树当成姓氏图腾,子嗣家宅必栽李子树。

    后来李氏一脉出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道祖李耳。

    李耳的儿子李宗担任魏国大夫,孙子李同担任赵国大将军,重孙子李兑又是赵国相国,与苏秦一起完成合纵攻秦大计。

    后来因赵王忌惮李兑,罢免了他的相国之位,李兑的曾孙子李洪后来又称为了秦国的太傅,从此以后李家就在秦国扎了根,在秦国属于顶尖勋贵级别,每一代都有封侯。

    李洪的曾孙子李昙生了四个儿子,崇(李崇)、辨、昭、玑(李玑)。崇为陇西房,玑为赵郡房。

    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李氏望族的祖先。

    这是一个从上古时期就开始累积起来的庞大家族。

    但是似乎有着盛极而衰的不可抗因素,这个庞大的家族从李信开始,运气似乎都不太好。

    出生在这样一个优秀的家族里,当代的家主压力一直都很大。

    李信的爷爷就是李崇,秦国陇西太守,封南郑公。

    父亲是李瑶,秦国南郡太守,封狄道侯。

    本来他在成年后,年纪到了应该也顺理成章的开始封侯,但是偏偏商鞅变法之后,让封侯成为勋贵们必须用军功才能实现的事情了,以前的父死子替的封君封侯制度,一下子消失了。

    尤其是在嬴政登基后,接连发生了多起封侯叛变的事情,让封侯更是成为了一个禁忌的话题。

    想要封侯,继续持续家族的荣耀,必须要拿出真本事了。

    李信是一个有真本事的人,不但天资聪颖,而且年少轻狂,在嬴政与王翦博弈之时,充当了一个最好的调和品,成为帝国最年轻的统帅将军,出征楚国。

    李信本以为是一次荣耀的继承,完全没有意识到厄运正在缠绕着他,在马上就要攻克项燕大军之时,昌平君叛变,临阵倒戈,让李信兵败如山倒,不但丧失了已经到手的封侯之功,更是在嬴政面前的形象大打折扣。

    随后多年,李信一直没有得到重用,这次跟随王贲出征燕国,也只是担任一个先锋官,想要挽回一些颜面。

    但是偏偏命运跟他开了个玩笑,他再次成为了秦王与王家博弈的一个棋子。

    只不过李信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只是单纯的认为,王贲是忌惮他的才华,怕他一战翻身之后,顶替了他的将军之位。

    所以李信宁可冒着违抗军令的风险,也要保存实力,伺机而动。

    他对于自己的军事才能一向很自负,曾经妄言武安君死后,这六国将才之中,唯有蒙恬可与他一战,至于王贲,他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

    所以在王贲提出让他带三千骑兵阻拦东胡入平刚道的时候,才会毫不犹豫的就接下来这个任务。

    如果他知道东胡来势汹汹,并且在战力上不弱秦军的话,说什么也不会这么莽撞的。

    但是现在后悔已经晚了,他只能期待着东胡人脑子不太好用,能够让他的绝粮之策顺利进行。

    带着收拢伤兵后藏匿进树林之中,李信像是一只毒蛇一样潜伏着,伺机而动。

    东胡人的行动很慢,三天后才跨过平刚道,但是也没有选择继续向前,而是继续安营扎寨,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东西。

    眼见着伤兵们一个个因为得不到救助,和充足的食物供给,而渐渐虚弱,李信知道,自己的计谋已经失败了,但是他不甘心。

    于是他兵分两路,选出一千精骑最后一搏,剩下的往南退去,如果他失败了回不来了,这些人就自谋出路吧,只要不回秦国,活下去应该不成问题。

    李信除了个人有些自负之外,对待手底下的兵将还是十分用心的,这可能是李家人的传统,后世子嗣,不管是李广,李敢,李陵,甚至是追认他为先祖的西凉武昭王李暠,太宗李世民等,都是以爱兵如子著称的。

    见着那一千多伤兵的背影沿着这条不知名的河道南下,李信的目光中充斥着悲悯,握紧了手中的长枪悲声道“难道真的要天亡我李信吗!”

    “将军还记得,卢生高誓临行前给你的锦囊嘛?”面色惨白的李倓忽然想起什么,焦声问道。

    满脸悲伤的李信一怔,黯淡下来的眸子里闪过一丝异色,在已经凝血漆的铠甲中摸索了一番后,最终从护心镜找到了一个‘锦囊’。

    这个锦囊,触感极佳,而且是完全透明的,一看就不似凡间之物,当时得到它以后,让李信对于卢生羡门高誓的身份,深信不疑。

    此时这个锦囊将成为他最后的救命稻草。

    动作虔诚又轻柔的打开那个锦囊,透明锦囊发出‘沙沙’的声音宛如仙乐。

    小心翼翼的取出里面巴掌大小,触感异常的绢不,李信看到上面的字后,瞬间瞳孔猛缩,脸上也露出了癫狂的笑容。

    看着将军发出如此开怀的笑声,原本已经抱着必死决心的士兵们也都莫名的燃起了一丝希望。

    “兄弟们,等到子时咱们就夜袭东胡营地,不为杀敌,只为放火!每人配三支火箭,三轮齐射之后,向南奔走,与贺宽他们汇合。”李信对着士兵们大笑道。

    “将军,如此万一传出去,吾等名声尽毁。”一名副将脸色有些怪异的说道。

    “本将手中有天书预言,山人自有妙计!”李信冷哼一声,将那枚别致的锦囊细心收好,放回护心镜中,脸色带着释怀的笑容。

    ‘事若不成,远遁千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十六个字在他脑海中盘旋,他认为这是老天爷通过卢生之手,对他这次出征的一个指示。

    丝毫不愿意承认自己,不愿意为国尽忠这件事情。

    如果王诩在这儿的话,一定能认出这个锦囊,就是当初临行前,他送给屠檀的,那个锦囊,就是一个塑料袋残角。

    没想到还被屠檀二次利用。

    或许冥冥之中,真的自有天意?

    .............

    即便作为一个来自两千年以后,科技昌明世界的王诩,也知道世界上还有很多,目前超自然的现象。

    科学家们把这些现象叫做,高等待破解课题。

    哲学家们则管这叫做‘道’。

    神学家们管这叫做‘神迹’。

    而王诩此时,就在做一个将这些东西都融入到一起的事情。

    神典。

    他一直在编写的过程中,利用笔记本中的资料,加上神话故事的结合,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编制成美丽又简易的寓言故事。

    作为启蒙,和维持社会秩序,稳定三观的主要根基。

    虔诚,恐惧,和希望,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虔诚能够树立公信力。

    恐惧则能够树立威慑力。

    希望则能够满足人们的幻想,俗称,画饼。

    只有兼具这三种因素,这本书的作用才不会向任何一个奇怪的方向跑偏。

    为了给这些已经奴性深入骨髓的沚戛军好好的洗脑,王诩花了两天的时间将‘苦难是为了迎接美好的未来’这种心灵鸡汤灌输给了沚戛军。

    并且套入了伊尹的神话故事中。

    在伊尹的神话中,伊尹在做奴隶时吃得苦,都是他为了遇见商汤而积的福,将伊尹的形象比后来儒家美化后的,再美化一个高度,成为一个知恩图报,奋发向上,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完美圣人形象。

    于是毫无疑问,伊尹成为了沚戛军们的信仰。

    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虔诚的背诵一边伊尹的故事,然后再给大帝祈祷一下,活力满满的参与训练和工作。

    不得不说,在短短的几天内,原本死气沉沉的沚戛军的状态,是肉眼可见的变化,在变化。

    虽然他们以及孱弱,坐二十个仰卧起坐就已经脸色苍白,但是他们的精神始终处于饱満的状态。

    对于这种变化,王诩很满意。

    他不奢求这些沚戛军们能够变成正常人,但是至少要变得有感情。

    “先天下之忧而忧。”听着广场上沚戛军们此起彼伏的训练口号,王诩觉得自己绞尽脑汁编故事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