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都市言情 > 破壁记 > 正文 第221章 科场审弊案

正文 第221章 科场审弊案

推荐阅读: 冥帝追妻:shā shǒu女皇,你别逃  

    贾承平回青田,御史台中丞空缺,连生念及钱三江是检校出身,追查案件c督察百官得心应手,便晋升钱三江为中书参知政事,兼御史台中丞,又派陈荣做御史台执事,协助钱三江。

    王可义随后报来金华一带田赋,按宋制在全国均值基础上,每亩加了五斗。连生批复:“减去五斗的加赋。”对群臣道:“朕亲征金华,实为关键一战,不仅顺利取得浙西之地,更广罗到贾承平c廉佑德c许元等浙西人才,此后龙湾大败孔有亮,节节胜利。朕减金华田赋,是要让青田百姓,世世代代都记得朕与贾承平的一段佳话。”

    王可义虽听得心里不是滋味,也只好跟群臣一样,山呼:“皇上英明,万岁万万岁!”

    宏启元年会考对连生而言是件大事,千叮咛万嘱咐,希望遴选到最优秀的人才入朝。旸国由是成为中州历史上科举制的鼎盛时期,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连生自金华一战之后,听取了贾承平c廉佑德等人的建议,广设郡学,专门培养年轻子弟。以往的朝代,有私塾c太学,但正规的学堂是不成梯队的。连生设计的教育体系里面,完善了私塾c郡学c县学c州学c府学c国子监太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此后的进士人才,几乎全都从这个教育体系里面输送。而且各地的录取名额实行优惠政策倾斜,对优秀学生实施奖励补助。周可馨建议设立的红仓,就是为国子监的监生“妻儿们”发放福利的,学子们的福利在院试后的一等优才“廪生”时就有了,“吃国家粮”。

    闲话少叙,学子经乡试c院试,会试,会试主考官称总裁,首科总裁官由德高望重的廉佑德担当。会试结束后,连生亲自主持殿试,只考时务策一道题目,连生的命题叫“田赋论”,他命人在大殿上摆了三箩筐稻谷,让贡士一一上前查看,根据稻谷的不同,思考国家田赋制定的原则办法。

    待叫道“齐泰c方孝孺c谢彦飞c黄子澄”四人上殿时,连生见齐泰c黄子澄两人站在稻谷前看了一眼,也不弯腰细看,更不懂咬稻谷水分,心中不快,问道:“你们可知道三筐稻谷,分别产自哪里?成色如何?”两人期期艾艾,答不上来。连生不便责问,挥退两人。又见方孝孺c谢彦飞两人跪在堂下,始终不曾进殿,问道:“你二人为何不近前查看?”

    方孝孺回道:“樊迟请学稼,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是以学生不敢上前,唯用心礼义信。”

    连生气得不轻,说道:“仓廪实而知礼仪,汝等迂腐之士,知百姓为社稷之先,却不知民以食为天,不知天,何谈礼仪信。”

    方孝孺又斗胆回道:“稼,吾不如老农,欲知稼,当往田间请教农夫,则令出有方矣。”

    这句话倒提醒了连生,“说得不错,王丞相c廉公,以后国子监学生当立‘监生观政制’,命尔等深入民间,体恤民情,而后方可入仕。”

    王可义c廉佑德称善。连生又问道:“谢彦飞,你是何缘故?”

    那谢彦飞听见连生呼他姓名,吓唬伏在地上瑟瑟发抖,磕头不止。连生大感蹊跷,喝道:“抬起头来。”

    谢彦飞缓缓抬头,连生远远见他脸上竟有一道刀疤,又招手道:“近前十步”。谢彦飞吓得好像都不会走路了,迟迟不敢迈腿,又架不住殿上群臣逼视,只好向前走了十步,竟是跛足不良于行的。旸国科举规定,考虑到为官体面,凡体貌丑劣c残疾者,不得入仕,此人必是考场舞弊,要么以他人代考,要么贿赂考官才混入殿试,而唯独殿试,亲见皇帝,是任何人不敢代考的,不然任官时被皇帝察觉,便要全家抄斩。

    连生大怒:“钱三江何在?”

    钱三江赶紧出列回道:“臣在。”

    “将此人拿下,问他舞弊欺君之罪。”

    “遵旨!”

    一日后,廉佑德等人阅卷已毕,将分数c考卷呈给连生。连生不敢大意,一一复阅。

    殿试的贡生除了谢彦飞这类情形,都是不再淘汰的,但名次由皇帝钦定,再分甲张榜,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甲c三甲又分不同名次。在进入官场之后,几届c几甲c几名?便代表不同的出身地位,对学子们至关紧要。

    连生见廉佑德评分中,方孝孺列位第一,黄子澄列十一位,齐泰列二十位,便又将几人答卷再次细读一遍,果然文采斐然,言之有物。但连生对几人不熟谷米农稼非常不满,便将三人全部打入二十名之后。

    连生想不到的是,正是他故意为之,廉佑德不得其解,数日后因太子问起殿试,和他谈及此事,反使得连成校对这三人引起了浓厚兴趣。首场“恩科”,连生奉行监生观政制,命太子连成校带领学生,手持一本鱼鳞册,在京畿一带农田山林河道,丈量土地,考察田地肥瘠c棉柿收成c渔盐等业。连成校多日与方孝孺c齐泰c黄子澄等人相处,兴趣相投,谈经论道,竟引为知己。

    五日后,连生询问钱三江审理谢彦飞舞弊欺君案情况。

    钱三江回道:“此人原在处州投军,随焦六发将军攻打处州时受伤,便回乡苦读。乡试c会试并无舞弊,因穿垫高鞋及以头发遮挡,才逃过主考官耳目。”

    连生听后大为释然,说道:“既是军中有功军士,可恕他无罪,命其回处州司职粮长。”

    钱三江谢恩道:“我主仁义恩慈,臣代谢彦飞谢主隆恩!”

    连生见钱三江谢恩并未离去,便问道:“还有何事?”

    钱三江道:“贺敬之久在中书省任职,尽心尽力,但前几日与臣喝茶,说母亲已重病在床,他心思难平,仿如焦焚,想上奏恳请回乡侍奉床前,以报春晖之慈,又担心皇上政务繁忙,无人解纷,是以进退不定。”

    连生早知道贺敬之孝名,只是贺敬之仕旸后,因有辩才,明习故事,裁决如流,现在中书省又值缺人之际,便问道:“你怎么看?”

    钱三江道:“臣以为忠孝自古不能两全,贺中丞在中书省任职已久,为皇上肱骨,有秉国之才,更难得的是,他与王可义配合无间,心意相通,诸事和谐,政通如流,如准他所奏,实在是朝廷的损失。”

    连生听得倒吸了一口凉气,暗想:“他与王可义配合无间,心意相通?那可不是自己安排他在中书省的目的,现在王可义将中书省变成一言堂,大事包揽,小情不报,要我这个皇帝做什么?”

    连生道:“我知道了,退下吧。”

    第二天上朝,连生主动问起贺敬之母亲的健康,贺敬之赶紧呈上奏折,连生假装可惜道:“大旸以德治国,孝为百善之先,贺中丞如此孝心,定能感动天地,朕准奏了!希望令慈早日康复,朕再招你回朝。”

    贺敬之感激得涕泪俱下,自他投降连生以来,老感觉其他人用“二臣”的眼光在看自己,虽然连生对他恩宠有加,可他却无心大有作为,只求不出问题,便事事顺着王可义的意思去办。这回能安然抽身,远离朝堂是非之地,善始善终,实是万幸!

    连生又道:“钱三江进入中书省后,办事得力,深得朕心,即晋升为中书省左丞。”

    钱三江大喜:“微臣谢主隆恩!”

    (本章完)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