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玄幻魔法 > 从刷单开始的特殊业务生涯 > 第146章 国粹·京剧·韭菜?

第146章 国粹·京剧·韭菜?

推荐阅读: 情欲超市   小雄的故事   明星潜规则之皇   强制发情(abo)   飘飘欲仙   交换的妻子   穿越肉文之肉情四射   万界奴隶主   我的年轻岳母   特种兵之美漫提取   神豪任性之为所欲为   武林艳史   野性乡村   海贼王之邪恶大将   史上最牛召唤  

    陈祎听说过缂丝的名字,上辈子某本古玩捡漏的小说里介绍过,当时作者也没详说,只是说缂丝技术含量高。

    当陈祎上了手,才知道这玩意儿技术含量是真的高:用彩色的生丝一根一根地拼图案织成锦。

    这么麻烦的玩意儿,自然也就只有朝廷能用的起,而且所有的缂丝手艺人,也全都掌握在朝廷手里。

    而朝廷掌握着这么多艺人,主要用来做一件事:制造官员官服上带图案的布丁——补子。

    清朝官员身上的“补丁图案”有两类:文官的飞禽,还有武馆的走兽。清朝末期,官员一般都不办人事,所以当官的又被称作“衣冠禽兽”。

    在科技不发达的时代,能够织出花纹的手工纺织技术,自然是代代相传,然后越传越少。

    根据陈祎从小视频中得到的信息,明朝的时候,缂丝还有替代品——堪称黑科技的妆花织锦,因此当时官员的补子就比较大,一尺三;到了清朝,妆花技术退步,产能的空缺只能由手工缂丝来补上,因此清朝官员官服上的补子,也就只剩一尺了大小了。

    陈祎花了小半年,实验了一下自己的缂丝技术。

    不过,为了节约时间,陈祎偷懒了,偷懒的办法很科学:利用绘图技术将所需要织出来的图案数字化成一个一个的像素格子,然后对照着图案穿丝纺织。

    织完之后,见到效果之后,陈祎将作品烧掉了,然后将目光投向了跟缂丝效果差不多的“妆花”技术。

    会“妆花”纺织和研究妆花织机的工匠,在大清朝只是被当成工具来用,而堪称黑科技的“妆花”也只能深藏闺中,只用来织龙袍。

    等陈祎拿到了“妆花”技术,点开图标之后直接被吓懵了:“妆花”可不是只能用来织锦,妆花缎、妆花罗、妆花纱、妆花紬、妆花绢……

    得到技术之后,手痒的陈祎用木头制作了一个小型的妆花机,试验了一下,又销毁了:在这个念头,无论是研究缂丝还是研究“妆花”,都是会掉脑袋的。

    而后,陈祎就将目光投向了造办处,因为他发现这里就是一块韭菜畦子,割了一茬还有一茬。

    至于盼别人归西这种事,看过很多工匠的记忆之后,陈祎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与其给清朝当牛做马,被使唤得很牲口似的,还不如早点找如来去玩呢……

    一茬又一茬的韭菜,一茬又一茬的收获,时间长了,陈祎自己都有点麻木了。

    一晃,又是好几年过去了。

    道光十四年,三庆班班主高朗亭因故辞世,副班主陈金彩继任。

    继任是常规流程,没什么好意外的,只是让很多人意外的是,因高朗亭辞世空出来的精忠庙会首四品肥缺,内务府并没有指定人选,就那么一直悬着。

    陈祎倒不觉得意外。

    道光帝倒是勤奋,可却没什么执政天赋,也没什么主见,整天就是瞎忙,而且还没忙出点名堂来。眼下正在为因为大烟造成的白银外流而烦恼呢,哪来的心思听戏?

    而且,很多有识之士都已经看出来了,有一场大的风暴正在酝酿,可在京城,依旧是歌舞升平……

    陈祎割韭菜的频率,已经随着韭菜质量的下降而降了下来,隔三差五地到三庆班点卯上班,陈祎头上还挂着程府外门管家的头衔呢。

    几个月没进三庆班的戏院子,陈祎发现园子里多了不少新面孔,有不少还是进京赶考的举子。

    要不是陈祎在琉璃厂摆过一阵子刻章摊子,还真认不出这些国家未来的栋梁……

    “水生,前一阵子去哪里了?”

    陈祎的小伙伴长庚卸妆之后,就抓住了后台晃悠的陈祎,虽然面带笑容,可眼睛里的那一丝担忧却是怎么也掩盖不住的。

    “去给朋友帮忙了。”

    给人烧纸,说成帮忙,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长庚语重心长地来了一句:“水生,你该成家了。”

    陈祎直接抑郁了。

    就在陈祎纠结不已的时候,长庚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莫名的笑容:“玩归玩,别搞出事儿来。”

    八大胡同里不仅盛产才女,还出产才艺双全的牛郎呢,这个时代的各个剧种,都有旦角,而且还都是由美少男担任的……

    陈祎留在石头胡同,而且还时不时地消失,无不将线索指向了八大胡同的“特产”。

    万般无奈之下,陈祎只得拿出了去白云观要的符纸,一本正经地看着小伙伴:“少爷,我打算皈依道门。”

    “也罢……”

    长庚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也不好说什么: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这些年,小伙伴除了给自己当助手,还承担了程家相当一部分的开支,而且还任劳任怨。

    要知道,尽管“水生”的命是程家救下的,水生并没有签卖身契,只是程家的长工。

    “哦,对了,晚上去趟我们家,”长庚叹了口气,“夫人虽然也算是学了一手好厨艺,可对梨膏却是一窍不通。”

    “好的!”

    晚饭的时候,陈祎发现:虽然长庚表面上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可对精忠庙的会首还是有一丝野望的。

    当然,通过跟长庚的聊天,陈祎了解到:各大徽班中,不光是三庆班,其他几个徽班的台柱子,也都在惦记精忠庙的会首一职。

    这也倒没什么,因为这是封建时代,有个官身好说话,可真正让陈祎意外的是:眼下京城已经有不少的票友登台了;而某个在何春班登台的票友,表演的水平,连长庚都忌惮不已。

    “东家,需要我去打听一下吗?”

    长庚没有拒绝。

    对于一名老情报员来说,打听一个京剧票友的资料,简直是容易得不能再容易了。

    只是跑到何春班的戏园子晃悠了一圈,陈祎就拿到了长庚的这位对手的资料。

    张士元,字子英,衡水人,都水司经承,京剧票友,喜欢演皇帝,兼演武生。

    整理完资料,陈祎先给了一个评价:奇葩,放着好好的公务员不当,非要当下三流的戏子。

    你混八大胡同也就罢了,上边还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自动给你辩解,“人不风流枉少年”;可你一登台,性质就变了,变成了“有辱斯文”……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在大多数人异样的眼光下,坚持自己的主张的,在惊讶之余,陈祎也有点佩服这个张士元。

    唱帝王武将的张士元、唱腔丰富的余三奎,还有角色丰满的程长庚……

    陈祎仔细地研究了一下,发现三人的风格各不相同,又可以互相借鉴。

    “老生的三国乱战时代?”

    陈祎笑了……小说阅读_www.shuoshu8.com